原來寧焰他們也早早到了,騎著高頭大馬整了一回鎮上接親的戲碼,帶著漂亮的龍鳳花轎一起進村。
如今花轎就停在學堂里,等待吉時到來,宋葬才能上門帶回“新娘”。
相比起新娘那邊的繁瑣,宋葬要忙活的事情確實更少,只要按照時間接親拜堂、送入洞房,就可以招呼客人吃席喝酒,任由他們自行娛樂。
既然如此,趁現在時間還有余裕宋葬思忖片刻,悄悄從后院翻墻離開,獨自跑上綠意縈繞的蒼木山。
他要來打個獵。
山君死后,拼命藏匿的野生動物們有了喘息之機,飛禽走獸重新探頭,比最初更好捕捉。
宋葬撿起兩塊趁手的石頭,用最快速度找到兩只大雁,火速敲暈,綁住翅膀后翻墻回家再光明正大從臥室走出來。
圍在院里喝茶的親戚們聽見動靜,交談聲倏然一靜。
他們齊刷刷轉移視線,目光極為肆無忌憚,直接將宋葬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
“二郎,你這是從哪兒找的大雁”
宋葬坦然地任由眾人打量,笑瞇瞇張口就來“一大早掉在我房頂上的,都是活大雁,正好一公一母。”
“哎呀,大吉大利啊,這是好兆頭你倆是天造地設,連天公都作美呢”一個遠方姨母手里剝著喜糖,滿臉欣喜地說。
“謝謝姨母,姨母吃好喝好。”
宋葬喜歡聽這話,笑意更濃。
他乖巧應付著八卦卻友善的親戚們,順便找田月香討來了一個裝雞的竹籠子,將大雁塞進去,準備接親時一并帶上。
其實這兩只活大雁,早就該添進聘禮中一起送給殷臣的,但之前宋葬是真的沒空,在城鎮跑來跑去,連大雁的尾羽都沒看見過。
如今想想,恐怕殷臣自己也忘了這事。但說好要給他的東西,絕不能有缺
宋葬生得白凈漂亮,向來很討長輩喜歡。他耐心陪著叔嬸姨婆們閑聊一會兒,所有不好的揣測與閑言碎語都消失了,大家都在夸贊他一表人才,成家后,立業可期。
最多也就有人遺憾他成親太早,應該等日后娶個官家小姐宋葬沒接話,笑瞇瞇地敷衍過去。
田老村長仍未出現,田月香似乎也沒有提起他,這對父女的關系果然有點奇怪。
但現在不是打探的最好時機,眼瞧著日頭愈發明亮,廚房里傳來陣陣肉香,宋
葬也該出發了。
若按照嚴苛的婚禮習俗,他甚至不用親自接親,只需安排喜娘前往迎接就行。
但身在農村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守規矩,怎么熱鬧怎么來。
結親場面越是宏大,身為新郎的宋葬態度越是鄭重殷切,村里的八卦輿論,才會對新娘更加有利。
宋葬收緊腰封,戴上發冠,稍稍打理了一下毛躁的碎發,穿著筆挺利落的大紅吉服,拎著竹籠翻身上馬。
圍在宋宅外的村民們,看見宋葬提著大雁騎馬而出,嘈雜聲又猝不及防地安靜了一瞬,立馬就再次變得喜氣洋洋起來。
宋葬挺直腰背,輕夾馬腹,做好了充足的表情管理,立志成為全村最瀟灑的新婚郎君。
那一抬又一抬比新娘先送到的大紅嫁妝,甚至比宋葬這個騎馬的更吸引眼球。
村頭村尾距離太近,宋葬便沒有特意提速。為了保證有儀式感,他還特意雇了兩個體力充足的老實漢子,跟在旁邊撒起零散銅錢。
不少半大孩子都追在馬屁股后頭爭搶,吉祥話一股腦兒往外冒著,更是熱鬧。
熱鬧持續到學堂之外,宋葬彎著唇扯了扯韁繩,讓馬停下腳步。
正門緊閉,不少人露出幸災樂禍的笑容,看樣子他是要通過“娘家考驗”,才能順利接回新娘。
透過圍墻磚縫,可以看見殷臣也穿了同款大紅吉服,戴了遮擋視線的紅蓋頭,加長裙擺很是華麗,紋著繁復的吉祥云紋與龍鳳戲珠。
他正在被何夫子背上花轎。
宋葬不由得努力忍笑,這位秀才先生是真的汗流浹背了,小腿肚子都在抖呢。
等到新娘入轎,宋葬也隨之跳下馬背,自信滿滿準備接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