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想不明白,后來問了陸曠一句,才發現和運氣沒關系,是因為以前開展過專門治鼠的活動。
“還有這種活動”江蕙驚訝不已。
“對,就是除四害。”就是在五年前,陸曠還記得很清楚,當時他們部隊所有軍人都出動了,幫著駐地周圍的民眾一起除害,“那次規模最大,后面雖然沒有這么大型了,但也進行過幾次。”
“原來是這樣,我就說怎么老鼠害蟲這些比我想象的要少,你們領領導人可真厲害”
江蕙過于震驚,差點都說漏嘴了。
她是真的很驚訝,只有經歷過那種時代的人,才知道這聽起來小小的老鼠、害蟲有多恐怖。
雖說大隋朝真正意義上的饑荒,只有那一次,但其實災難從來沒有消停過,每年總有那么幾個地方會發生鼠災或者蝗災,只是因為傳播的地方不是很廣,當官的都當做不知道,然后偷偷強制壓了下來。
那是因為他們并不在乎,就算今年地里的收成都沒了,莊稼都死了,挨餓的也只有老百姓,他們要管的,只有官府門前的那一畝三分地,只要不讓難民前來擊鼓伸冤,那就是沒有難民,腦袋上的烏紗帽依舊戴的穩穩的。
從來沒有誰會主動分糧救災,更不會想盡辦法出動官兵來幫著滅鼠滅蚊,在這些官爺眼中,小小的老鼠蟲子算什么種不好地收不上莊稼,那只能怪自己沒本事。
江蕙和師父經常外出行醫,見過了太多這種場面,她原以為天下都這樣,但沒想到換了個時空,卻遇到了真正愿意為農民著想,把普通民眾的利益放在心上的領導人。
一時間有些感慨,也有點激動。
也多虧了這個政策,所以現在軍區這邊的環境才能好起來,不過即便蟲鼠少了很多,但也不能大意,畢竟這玩意兒那是不可能完全消滅干凈的,還是要多提防一些。
好在江蕙知道一些可以驅除老鼠蒼蠅的植物,她打算去山上找找,要是能找到,就移植下來,種在養殖場外面,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呢。
前兩天家畜剛拉回來,狀態還不穩定,江蕙走不開,原本打算今天去山上的,但恰好下雨,路上滑,只能等停雨后再說了。
等等
下雨
下雨那不就正好可以去河里抓魚了嗎
江蕙突然反應過來,她本來
就是要去河邊抓魚的,主要倒不是為了吃,而是想著拿來當飼料。
這邊河里的魚很難抓,因為家屬區人多,以前大家想改善生活開點葷,第一時間就是往河邊跑,開始還能抓到,但后來隨著人越來越多了,魚變少了也變精了,就特別難抓到了。
再加上這條河又比較寬,還深,就算是下漁網都不好操作,基本上就是奮斗半天,只能撈上來一點小魚小蝦。
這個小魚是真的很小,連兩指寬都沒有,那么一丟丟大,還渾身是刺,屬于做成一道菜塞牙不夠還費油的那種,所以現在會到河邊抓魚的人,已經很少了。
但這些魚雖然吃起來不怎么樣,可用來做飼料卻是完全沒問題的。
并且需要的不是魚肉,而是魚骨頭。
這是江蕙從前偶然在一本古籍醫書上看到的,上面說,把魚骨頭烘烤干之后,磨成粉末,放入雞食中,不僅可以促進雞的生長,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痛。
江蕙以前不相信,后來在自家的雞身上試驗過后發現還真是,不僅沒那么喜歡生病了,就連羽毛都變得有光澤了一些。
而且需要的魚骨粉并不多,差不多是一斤雞食里面,加半個指甲蓋的魚骨粉就行了。
雖說只有魚骨有用,但魚肉也不會浪費,人不能吃,雞和豬可以吃啊,直接把魚肉放進雞食豬食里面一起攪拌,保準吃的干干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