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也只夠豬吃的,江蕙想著,要給雞也改善一下伙食才好。
前幾天雞有稻谷吃,但現在打谷場那邊已經完工了,再去也撿不到稻穗了,稻谷沒了,她就想著能不能給雞也弄一點米糠。
雞吃的米糠找不了食堂,也不能從豬的口糧里扣,她突然想到家屬區這邊,基本上家家戶戶也都是種了田的。前些天雙搶,大家自家地里的糧食也都收割了起來。
雖說家屬區的很多人都特別節約,加上自留地小,種下去的稻谷沒多少,所以會吃的特別慢,基本上都是粗糧,只有逢年過節舍得吃上細糧。
但或早或晚都是要吃的,只要他們要吃大米,那肯定就要先舂米,到時候不會有米糠產生嗎
“所以我就想著,嫂子你能不能幫我跟大伙說說,要是有多余的米糠,就送到養殖場來我們這邊收。”
雖說有人的米糠要自己留著喂雞,但要是江蕙愿意收的話,肯定也有不少人會送過來的。
畢竟他們自己養的雞不多,也不像江蕙一樣需要做出成績來,就喂著偶爾下兩個蛋,等到了年底殺了吃肉就行,所以就算沒有米糠,吃別的也是可以的。
米糠算不上什么正經糧食,用途也不多,江蕙要是收的話,也花不了幾個錢,到時候打個申請報告,再和羅參謀長說一聲,從預算里面支點錢出來就行了。
這些錢不多,但喂給雞吃的話,就能把它們養的更好更肥,不僅長肉,可能以后還能下更多的蛋呢
這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了。
陶春蘭本來就是家屬區管理會的干事,江蕙要以養殖場的名義做這件事,通過她來是最合適的。
聽到她這么說了之后,陶春蘭立馬就答應了下來。
就像江蕙預料的那樣,接下來幾天,還真來了不少人過來換錢的。
他們本來沒打算那么快舂米的,就因為江蕙這么說了,特意把谷殼舂了拿過來,就想看看是不是真的。
江蕙全都收了,而且非常規范的把稱拿了出來,全都按照重量來算,還道“我說收那就是一直收下去,不用著急,以后有了也可以送過來,只要米糠沒有發霉,都要”
江蕙這話一出,大家高興極了,紛紛表示以后家里只要舂了米,就立馬給她送過來。
還說要是將來有了玉米棒子、紅薯藤這些的,也能收嗎
江蕙笑著點頭“都收但是價格就不一樣了,到時候有了咱們再商量價格。”
一開始江蕙想到這個辦法,只是因為想讓雞能長得更好更快而已,但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還真的迎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喜
那天早上,她走進養殖場,照例把雞圈打開,準備趕著這些雞出去曬太陽。
然而下一秒,卻在角落處發現了一個白白的、圓滾滾的東西。
這是
雞蛋
她的雞終于能下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