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見過夫人,夫人日安。”
“鄭公子安。”
一旁掌柜忙道“原來兩位是認識的,這位公子您要的書正是夫人借走的,今日便能還了。”
“原來是夫人借的書,那是巧了。”
“是啊,的確很巧。若知道你也想看,今日在府上給你了就是。”
沈蘭棠一邊將書從盒子里拿出,一邊道“鄭公子也喜歡游記”
“嗯,徐書潼寫的游記不只有各地風情,更有奇聞趣事,風土文化,觀其書知天下,既能開闊眼界,又可以想象自己如先生般傲游寰宇,是以小子偏愛徐先生的游記。”
他雖然語氣平淡,但他說最后幾句話的時候,沈蘭棠還是能從中聽出向往,看來古往今來,但凡讀書人都有一顆向往自由的心。
沈蘭棠將書遞給他,鄭清宇雙手接過,又鄭重地朝她做了個揖禮,他躬身做拜的時候沈蘭棠瞄到他袖口一塊較為突兀的布料,就像是衣服破了之后打的補丁。
她眼角一跳,不是吧,麗夫人“教育”也太好了吧。
“夫人自便,晚輩先看會書。”
鄭清宇左手拿著書往窗邊座位走去,坐下后左手拿起桌子杯子抿了一小口,沈蘭棠腦中冷不丁閃過什么東西,但那異樣感覺轉瞬即逝。
沈蘭棠自己來還書借書,現在書是還了,但新的還沒借,她就重新下了樓,走到常去的書柜前熟練地翻找了起來。
不多時,有幾個年輕人說說笑笑從外面走進。
靖朝四年一次的科舉就要在明年春天開考,為了避免冬天過來時不便和初到兆京的水土不服,有不少人趕在秋季提前過來。這
些人以讀書會友,時常舉辦活動,日常也是呼朋喚友出來玩耍,書齋,茶樓是他們最常去的地方。
他們進來時還在高談闊論,見店里有女客在,立刻放低了聲調。
“老板,我們自己帶了書,你給我們上兩盞茶水,兩碟點心就是。”
“好嘞,幾位樓上請。”
幾人走上樓,鄭清宇沉浸在書中,這么多響動都未曾抬起一眼,直到一個聲音在他耳邊驚喜傳出
“這不是徐書潼先生的地方游記么,這位朋友也喜歡徐先生的書”
看著眼前幾個面容朝氣氣勢蓬勃的年輕讀書人,鄭清宇眼底光芒微閃。
“嗯,其他人寫游記多著眼于細微處,妙筆生花美輪美奐,恨不能講美景化作圖形映于讀者眼中,其敘述雖美卻讓人頓失向往之心,唯有徐先生,筆墨大氣豪邁,于美景多開拓視角,交錯本地風土民情,從古論今,又留有空白,讓人浮想聯翩。”
“我也是這么覺得。”向他搭話的年輕人激動道
“別人的游記看過就算了,徐先生的游記卻讓人回味留長,只恨不得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一同探討我可以坐下來么”
“請”
幾人坐了下來,一起嘰嘰喳喳討論起了文章。
沈蘭棠拿著書上樓正好見到這一幕場景,鄭清宇臉上神色已不復和她說話時,或者說沈蘭棠之前每一回見到他時的呆板冷淡,他瞳孔閃閃發光,神采中壓著少年人特有的傲氣,已經完全融入了幾個年輕人當中。
“小姐。”沈蘭棠怔怔看了一會,蘭心在后邊道“今日樓上這么多人,我們還要上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