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大清”
趙南北嘴里念叨著何雨柱父親的名字,從簡單的三個字里,就判斷出了一些大概情況。
舊時代的人和新時代的起名方式差不多,畢竟文化水平都有限,聽到建國,援朝,大家都清楚是什么時間的生人,大清這倆字兒代表什么,趙南北還是能分析的出來。
“現在屋主在哪里上班,怎么是他兒子住著的”
“人跑了,媳婦死得早,丟下兒子女兒,跟保城的寡婦跑了,何雨柱現在也在軋鋼廠上班,是一個廚子。”
閻埠貴這一聲,可是把全場不少人給逗笑了,只有趙南北跟王主任沒有笑,互相皺著眉頭對視了一眼。
“也就是說,這個院子里,只有他家了解這位聾老太”
趙南北有些頭疼,瞄了眼老太太,看她面無表情的樣子,難不成還真去保城找那位何大清么。
“那可不是,還有老易,就是易中海,他也了解,雖然都是后來的,但是他家這些年照顧了老太太,他沒跑,他老伴兒還在這呢”
說著,閻埠貴指了指站在不遠處的一大媽。
“這老太太一直擱這里住著,無兒無女,也就疼中院兒的何雨柱,把他當大孫子看待,我也就知道這么多了。”
眼看吸引了院子里眾多的目光,一大媽有些緊張,雙手揉搓著衣角,趕緊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說了出來。
“這個院子,不小吶,當初征收的時候,是怎么征收的”
眼看事情到了這里,又回到了原點,第一步還沒邁出去,這老太太耳朵就不好使了,檔桉里的信息也有限,現在趙南北也只能根據這座院子,來做判斷了。
畢竟,清朝那時候,家卷女性,是一直居住在后院的,這是舊時代的傳統,這個三進實際是四進院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住的了的。
何家現在人不在,可以慢慢查,但是聾老太的事情,可是刻不容緩,這么多部門,難得聚在一起,上邊還等著回信呢。
“我也納悶呢,這當初咱們住進來,好像也沒經過何大清,就是廠里分哪里,咱們住哪里,也就一大媽他們來得更早些。”
閻埠貴的隨口都囔,像是刺中了一大媽,她此時面色有些慌張,沒想到趙南北一眼瞧出了問題所在,抓住了重點,這慰問就慰問吧,咋翻舊賬來了。
她們家,可是住在東廂房,這以往,東廂房可不是隨便什么人住著的。
“這房子,當初都是軋鋼廠婁家的,我們給他們廠里干活分的,這您恐怕要找婁家去問了。”
哪怕聾老太此時裝聾作啞,但人是社會的一份子,只要你生活在那,那里都會留下印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