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民轉軍。
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了,李峰早已記不清了,基本上就是在改開后。
隨著明后年,大規模知青返城的開始,一股腦都往廠里面鉆,人事臃腫到什么地步,李峰也能猜的出來。
再加上國退民進的大環境下,一個個國營單位的日子,開始逐漸難過起來。
大廠難調頭,小廠好掌舵,舒適的環境待習慣了,面對驟然出現的競爭,如同多米諾骨牌似的,開始瞬間倒下。
印象中,不少電視劇里,一個個國營廠,就是在那時候,開始斷斷續續停發工資。
隨后上面下來文件,一個個軍工廠,開始大規模開始市場經濟轉型,俗稱,軍轉民。
分離核燃料的核工業級離心機,用來提純奶油雜質。
輻射檢測人員,轉崗檢測起了冰棍質量,廠區不再飄著放射性塵埃,而是布滿了奶油的香味,廠里開始賣起了冰棍兒。
雷達廠的工程師,不搞雷達開始研究起了電風扇的葉片。
雷達葉片的抗風阻技術都移植上去了,用生產軍工的品質造出來了幾十年都壞不了的電風扇。。
殲擊機的總工程師,趴在洗衣機的圖紙上,畫起了流體力學曲線。
航空級別的鋁材,用來加工起了洗衣機的內筒,液壓減震技術用在了脫水系統,航空密封的技術,用來解決漏水問題。
基本上都是在往后兩年,逐漸開始的,在軍工廠的洗衣機里,甩干的是整個時代的迷茫與堅韌。
紅星787廠,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顧慮,軋鋼廠在這十年中,哪怕磕磕絆絆,也已經完全從國營民用廠,轉型為了軍工生產。
研發工作持續保持,利用一項項自研自產的新型裝備,拿到部隊一個接著一個的生產指標,光是152車載加榴炮和自行火炮的指標,加起來就有上千輛,用以逐步替換部隊現役的牽引式火炮。
后面還有遠程火箭炮,制導火箭彈,近程制導導彈等新式裝備,已經挺過了最艱難的十年,等待時機即將到來,紅星廠生產的只要稍微一亮相,吸引到國際上的目光。
等到了兩伊之間開始發生摩擦,國際軍火生意,可是比賣洗衣機要掙的多了,這是李峰對廠里后續的安排。
只要能掙到寶貴的外匯,紅星廠就能持續保持研發工作,步入下一個十年。
當然,合作的半導體研究所,也得照顧一點,紅星廠越是往后發展,越是離不開半導體技術的進步。
“哥,你在想什么?”
看著在門口發呆的老哥,李楠討好似的,剝了個橘子,塞到了李峰手里。
說實話,對于他這位親哥,李楠還是害怕的,不論是小時候不聽話,被揍的影子,還是說現在老哥級別上的仰視。
文工團里,級別最高的也就是團長和政委了,訓人的時候,李楠都會心底發怵,他哥可是比團長和政委還要厲害的,擴了幾次的紅星廠,他哥現在手底下的“兵”,絲毫不比正規師要少。
“我在想,時間過得好快啊,那時候,送你上了火車,本想著,你當個幾年也就回來了,沒成想,轉眼,你都該談婚論嫁了~!”
李峰掰開的橘子,吃了一瓣,目光柔和的看著這個便宜妹妹,他還清晰的記得,退伍回來的時候,李楠把牙膏擠了,就為了牙膏皮換糖葫蘆。
學習不好好學,聽老師一勸,鬧著就想學跳舞,走文藝路線,一開始他這個當哥的,并不看好這個選擇。
但這個妹妹,卻是用毅力,證明了她自己,確實在這條路上,走出了屬于她的精彩。
最主要也并沒有依仗著他這個哥哥,那次讓紅星廠調劑防彈背心,首長要給她立功,也被李楠自己婉言謝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