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希茲克利夫本身的風格,也有可能是為了招式而主動去配合技能本身也說不定,只是這種可能很低。
強行去配合一個和自己風格不匹配的招式,是很難發揮出實力來的,這就像是,以陳無涯現在的實力和技術,同樣能夠揮舞棍棒斧錘,甚至也能用出不錯的技巧。
但實際上,陳無涯這樣做,并沒有用劍時實力強大,甚至會弱上很多,或許等他實力更上一層的話,各種武器都能用的如臂揮使。
但陳無涯不會這么做,首先,他并不適合那種博而精的路子,他可以將各種武器的優點融入自己的劍術里,但他不會去把其他武器都全部掌握一遍。
他本身的資質就在劍上,非要多此一舉的把潛力浪費在掌握其他武器上,是很沒有意義的一件事。
他的實力都是來自劍,自然以劍為主,以其他能力為輔,專精一路和博學百家其實只不過是兩條路,并沒有優劣之分,而等到后面,兩條路都會與另一條路產生交疊,殊途同歸。
比如現在的陳無涯,他可以在使劍的時候,讓劍打出像鞭子一般的詭異,也能讓劍斬出如棍錘一般的剛猛,一切都是為了以合適的方式斬殺敵人而已。
這種技巧都是有博覽百家武學的路子,最終都是為了熔煉技巧,提煉成屬于自己的劍法,當然了,走博而精路子的人,也不是隨身攜帶十八般兵器到處跑。
而是讓自己不用局限于對武器的依賴,令自己的實力不必因為武器上的差異而導致波動,講究的就是一個平衡。
因此,這兩條路的差別就是,走專精的前期實力提升的快,越后面越難,畢竟再怎么專精一路也很難再在上面用出花來,每踏一步都是天塹。
而博而精的的則是,前期很容易全都不精,啥都懂一點,啥都不厲害,想要提升就必須全都花費大量的心血去學習去鉆研,到了后面,各種戰斗方式信手拈來,如同和無數個不同的人戰斗。
這兩條路其實是最早時候的路子了,最初這兩條路的雙方吵了不止一次,直到后面發現,這兩條路不談天賦全是扯淡,因此兩條路的討論就中止了。
因為他們發現,走到后面,太吃天賦了,不管是專精還是博學都超級吃天賦,天賦好的走哪條路都能登頂,天賦差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努力,反而比不上天賦好的隨意一個念頭。
就在他們放棄的時候,一個天賦不算好的人打破了天賦上的束縛,成功追平乃至超過了那些天賦強大之人的成就。
當時江湖里既有欽佩,又有質疑,認為那個天賦不好的只是假象,或許對方只是天賦隱晦,不同于其他那些天賦明顯的人罷了。
面對質疑之人的聲音,那個天賦差的人只是說了一句就讓那群質疑之人閉嘴了。
你們的努力根本沒資格去談天賦
換句話說就是,連自己真正的極限都還沒努力到,卻去談論天賦強弱就是自我安慰,想要論天賦至少先努力到自己真正學無可學,升無可升的地步在說。
如果練劍提升不了,就去練槍,練槍提升不了就去練刀,練武都提升不了就去習文去畫畫去下棋,去做所有能做的事。
有人會說,這些事情從生命長度來講根本不可能做到,可是,不管做不做得到,連做都不做又怎么可能成功
因為看起來傻,毫無意義因為光是推論就不可能,所以便否定了可這就是求道,如果連這份信念都沒有還求什么道求道從來就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事,也不是天賦好就一定能成功的事。
因此,江湖上以天賦論成敗的事情減少了很多,雖然依舊有這種事的存在,但江湖上的主流思想已經變了。
反正自陳無涯離開那天為止,江湖中不再是武學強弱論,又或是天賦強弱論為主,而是以信念努力論為主流。
只是不管是什么論,總是會有人找出理由和借口就是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