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公子。”
兩個穿著一身黑衣戴著斗笠,一男一女看不清面貌,分別是保護在韓非身邊的墨芯,以及負責云煙閣所有情報的首領高陽宗,而站在一旁沉默寡言,卻給人一種如山岳一般的沉穩感的,則是云煙閣里除了陳無涯和陳伯以外,最強的魏敗。
三人不約而同的向著陳無涯一拜,與其說是出自禮節,不如說更像是某種儀式一般,就像在拜仙神。
陳無涯沉默的點了點頭,冷靜的觀察著三人,三人的目光清澈,明明看不出太多狂熱之感,卻能感覺到明顯的崇拜。
極具沖突的感受更讓陳無涯有些提防,默默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旁的弄玉。
弄玉端坐在一旁,雙手交疊放在腿上,身上穿著淡青色的長裙,整個人充滿一股典雅端莊之感。
見陳無涯看過來后,只是微微一笑,卻并未說些什么。
陳無涯心中疑云難散,隨后和三人講述自己想要換劍的請求。
三人對視一眼后,高陽宗抱拳說道
“既為公子所需,屬下就算肝腦涂地也亦無不可,愿先行之。”
隨后高陽宗將系在自己腰間的屬鏤劍遞給陳無涯,眼中沒有絲毫的不舍與遲疑。
旁邊的魏敗和墨芯也紛紛將自己的劍交給陳無涯。
三柄劍各有不同,屬鏤劍又稱伍子胥劍,乃是昔年忠臣之劍,劍長三尺二,劍身無華,看起來似是平平無奇,卻有一股難以掩飾的堂皇大氣之感。
只因此劍之上纏繞了兩縷忠魂之命。
工布劍乃是歐冶子所鑄,與太阿、龍淵先后而出,相傳楚王尋歐冶子命他制作寶劍,于是歐冶子走遍名山大川,尋覓能夠出鐵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
只有這三樣東西都具備了,才能鑄制出利劍來。
最后他來到了龍泉的秦溪山旁,發現兩棵千年松樹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凈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實乃上等寒泉,就鑿池儲水,即成劍池。
歐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鐵英,拿來煉鐵鑄劍,就以這池里的水淬火,鑄成劍坯,可是沒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劍,歐冶子又爬山涉水,千尋萬覓,終于在秦溪山附近一個山岙里,找到亮石坑。
發覺坑內有絲絲寒氣,陰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異物。
于是焚香沐浴,素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來一塊堅利的亮石,用這兒水慢慢磨制寶劍。
歷經兩年之久,才先后制作出龍淵、太阿、工布三柄寶劍,工布劍比起前兩柄寶劍而言,名聲并不算響亮。
但依舊是天下難尋的寶劍,而且還是軟劍,劍身細長,甚至能夠彎曲成腰帶系在腰間,劍紋如流水自柄至尖連綿而不斷,寒氣十足。
魏敗的魚腸劍較短,比起前面兩柄長劍,魚腸劍只能算是短劍,但卻比匕首長一點,卻也不會過長。
劍長大約只有半尺左右,劍身上的花紋猶如魚腸,紋路曲折婉轉,凹凸不平,滿刃花紋畢露,看起來如一柄絕世的藝術品一般。
但其刃上的寒光卻難以讓人忽視,關于魚腸劍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因為其劍身的花紋如魚腸一般而得名。
這魚腸倒不是指生魚的內臟,而是要將一只魚烤熟,剝去兩脅,然后再看魚腸。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它小巧得能夠藏身于魚腹之中,魚腸劍的劍身細長柔韌,能夠沿魚口插入,在魚的胃腸中曲折彎轉,而抽出時則恢復原形,鋼韌無比,熠熠生光而得名。
但不管如何,此劍名聲非常響亮,畢竟曾為專諸刺殺了一國君王而得名,因此說是一柄殺王之劍也無不可。
三柄寶劍各有千秋,但無一例外皆是天下難尋的名劍,如今只是輕而易舉的便落入陳無涯的手中。
陳無涯看著這三柄劍默然不語,隨后看著三人說道
“我并不打算強奪你們的寶劍,若有任何需要可與我說,我會幫你們傾力打造三柄劍作為交換,我雖不是鑄劍名匠,但我所懂得的鑄劍之法未必就弱于歐冶子等鑄劍大師,鑄出來的劍或許沒有任何名聲,但在各方面絕對要遠高于那些名劍。”
這話倒并沒有錯,他雖然沒有專門學習鑄劍之法,但是他有很多關于鑄劍方面的知識。
不管是養劍術中的蘊劍之法,還是來自各個世界對于冶煉武器方面的知識,綜合這些知識的陳無涯絕對要高于很多鑄劍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