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代兩國發兵抵抗,被秦軍敗于易水以西。
秦國攻占燕國國都,秦將李信帶兵追擊,燕王喜聽從代王嘉的計策,殺太子丹,把太子丹的首級獻給秦求和。
第十年,秦王政派將軍王賁攻魏,引黃河水灌城,三個月大梁城壞,魏王出降,魏國滅亡。
同年,秦王政派李信、蒙恬帶20萬大軍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輿,蒙恬攻楚的寢,取得初步勝利。
同年,新鄭發生叛亂。
昌平君在平定嫪毐之亂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功勛卓著,昌平君被任命為秦國右丞相,深受秦王嬴政的信任,于是派昌平君平定叛亂,叛亂中,昔年大將軍衛莊殺死韓王宇后再次消失。
同年,秦王擔心楚國舊地也會像韓國一樣發動叛亂,便派平亂有功的昌平君前去楚國舊都郢陳安撫舊民。
第十一年,秦王決定滅楚,統軍主帥在王翦與李信之間做出選擇,秦王猶豫未決。
朝堂上,王翦說需要60萬兵才能攻打,而李信中了昌平君的激將法,夸下海口說只要20萬人就足夠,秦王大喜,遣李信統兵20萬伐楚。
同年,李信率秦軍進攻楚國,昌平君起兵反秦導致李信腹背受敵從而慘敗。
楚國這一戰不但收復了失地,還反攻了至秦國境內,此戰之后,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統領楚國抗秦大業。
秦王大怒。
第十二年,秦王遣王翦為主帥,率六十萬大軍再攻楚國,大破楚軍于蘄,迫使楚將項燕自殺,昌平君身死于城關上。
第十五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國之君,設置會稽郡,楚國滅亡。
同年,公輸家開始蜃樓的設計與制造。
同年,秦王向東擴展,陸續設郡,并攻取魯地。
同年,秦王政派王賁攻燕的遼東,虜燕王喜,滅亡燕國,接著又回師攻代,虜代王嘉,代國滅。
第十六年,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
至此,秦國兼并六國,一統天下。
秦王政準備于泰山封禪,而云煙閣占據此地,故而秦王派王翦率兵十萬攻打泰山。
準備掃清所有膽敢與之為敵的勢力。
此刻,泰山。
山腳下筑起一道道防御工事,內里各種戰爭工具準備就緒,圍堵著泰山的秦軍,看著那筑起的高墻和森冷的寒光,心中頓感好笑。
這些年來,大秦之師連吞六國,威勢無人可當,短短十年便將紛亂了幾百年的天下一統。
而今一個小小的江湖勢力也敢捋秦國胡須,真是不要命了。
秦王意圖泰山封禪,向上天宣告自己的功績,此等大事,豈可讓一小小的江湖勢力給攪和了。
就連六國的軍隊也不是秦軍的對手,這些不通戰陣的江湖人,或許捉對廝殺還不如,但是一場多達上萬人的戰場,可不是他們一兩個高手就能解決的。
營地對面的云煙閣中,陳伯神色平靜的看著遠處的秦軍。
雖然這十幾年來一直呆在此地,他卻并非什么事都不知道。
對于那位曾經有過一面的秦王如今居然能立下如此豐功偉績,實在讓他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