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已經察覺到了不對,但還是被算計了,這才不得不出手解決須藤的事件。
想起某個短發少女那完全相反的面孔,比企谷就不禁內心一嘆。
“也不是沒事可寫吧,這次的須藤事件如果解決了不就能寫了嗎。”
“是這樣說沒錯,不過既然有那家伙在,這件事應該也能很快解決吧。”
折木如此說著,比企谷也明白他說的是誰。
綾小路清隆。
雖然表面上參與須藤事件想要解決事件的是堀北鈴音,但經過上次的情況后,兩人已經對堀北的能力有所了解。
如果要想出一個解決辦法來并不是沒有,甚至兩人自己都能想出不少辦法來解決這次危機。
但是兩人都知道,以堀北那天真的性格,想要妥善解決這次問題是很困難的。
真正能夠解決這次危機的,也只有那個看起來存在感低弱的綾小路了。
以上次的情況來看,堀北若是能夠穩扎穩打一步步來,或者不搞那些多余的操作,就算不能完美解決,也能讓對方無法完全得逞。
很可惜,堀北的弱點太明顯了,而以兩人通過上次交談的情報來分析。
c班的那位領頭人并不是一個喜歡固守常規的對手,當然,喜歡跳出規則的做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處于規則內。
只是常人所遵守的都是表層顯性的規則,既所有人都有意識并明確執行的規章制度。
但是這世間多的是不以表面規則而運轉的事物。
暴力、威脅、誘導、欺詐。
陳無涯當時對堀北的做法就是其中一種,當然,并沒有上述的那么徹底。
只是單純的誘導而已,利用人心理的弱點做到攻破敵人,不以能力論,而是以人性論。
這種利用人心理弱點的做法違反了社會規則嗎?
沒有。
這就是規則的漏洞,無論是何等縝密的規則,也終究有它觸之不及的地帶,而這種地帶又不與完全違反規則的層面重合。
這片地帶便是所謂的灰色區域,它并沒有完全違反社會規則,但是也絕對不是能夠可以公之于眾的對象。
所有人都知道心理戰,但卻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和社會,去鼓勵民眾要懂得如何洞悉他人內心的弱點并且進行利用。
就像堀北鈴音,她真的沒看穿陳無涯的手法嗎,不,她看穿了,或者說已經意識到了,但是沒有用。
任何事都是如此,堀北鈴音自以為這種手法對她無效,但實際上也只不過是她沒有經歷過,所以對這種手法的判斷產生誤區。
而那種簡單的做法卻讓堀北鈴音完全無從適應,因此,與其說是堀北的能力問題,不如說是她的眼界問題。
她對事物的看法還是處于正面且積極,公正且坦蕩的狀況之中。
雖然知道有些人不會按套路出牌,但她還是會選擇自己所習慣的那套規則去應對。
就像世人都知道世間有著黑暗的一面,但是每個人對于黑暗的理解和認知卻不同。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實感。
因此哪怕一些事情真的暴露出來了,也很難意識到這種事真正的破壞力。
不曾被欺騙過的人,哪怕看過再多血淋淋的教訓,也無法真正理解被欺騙的感受是怎么樣的。
同樣,堀北鈴音也是如此,她不曾感受過被人洞悉內心脆弱的部分時,自己究竟會有多么脆弱。
內心堅強的人總是少數,而那種人的堅強,卻往往只有在經歷了無數次的粉碎后才能建立起來。
比企谷有過這樣的經歷,所以他能明白很多事。
話語是利刃,用言語殺人有時比刀槍還有用。
因為用刀槍殺人還會觸犯規則,違背法律。
但是用言語殺人卻不會。
“嘛,這樣也算是輕松了吧。”
比企谷如此說著,如果沒有綾小路的話,他應該就會出手了,畢竟總不能看著點數一直歸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