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敬聽到這話,對李泰這個冤大頭頓時好感倍生。這倉庫中的麻料不過八千多斤,他直接謊報了將近兩千斤,而且其中半數都是存放超過三年的陳麻,根本已經不能用來紡織。
史家家業龐大,倒也不怎么把這筆交易看在眼中,但白撿的收益,誰又不喜歡
鄉里謀生,誰家不是精打細算李泰這種不知物力維艱的冤大頭,實在是難得。
一時間,史敬都不舍得就這么放過他,于是便又說道“李郎如此豪爽,我也不是慳吝之人。前說別的物料也有告急,若我家中儲余豐富,我也樂意幫忙。”
“的確還有別樣物料需要采購,請問史侯,戶內胡麻并麻油儲糧多否”
見這家伙如此上道,李泰便又笑語說道。
“胡麻、麻油這實在是不多。”
史敬聞言后便有些失望的搖頭道,他本想抓住這個肥羊傾銷一些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庫存垃圾,但胡麻種植本就不多、麻油也有各種用途,即便入市售賣也不愁銷量,便不想做這筆買賣。
“我以時價浮出一成買此二料,如果能過百斛,可以浮高兩成,多多益善”
李泰又連忙說道,魚兒好不容易咬鉤,當然不能放過。
“兩成”
史敬聽到李泰提出的加碼,頓時又變得心動起來,胡麻傷地、壓油費工,兩者本就都價格不菲,在時價上加高兩成,溢價便頗為可觀了。
“我先讓家奴點驗一番,請李郎先入堂稍等。”
史敬心里快速盤算一番,神情頓時變得熱情起來。
李泰一行入堂坐定,史敬又殷勤的著員準備飲品餐食,又過了一會兒,便有家奴入堂耳語通報,史敬聞言后臉色就微微一變,對李泰說道“戶內所存胡麻只三十六斛,麻油則只七斛有余,要讓李郎失望了。”
一斛就是一石、一百二十斤,老實說這個存量已經不少。李泰來訪史家之前,便已經先在鄉間走訪,民間縱有儲存,也只以升斗計,史家卻收存數千斤之多,足見其家鄉土勢力之壯大。
“我這里還有一個折中之計,現今多少存貨,我高時價兩成盡收。但到今秋胡麻收割,史侯需補足百斛之數。”
“那秋后交割,一樣浮高兩成”史敬連忙又問一句。
李泰則笑著搖搖頭“只能依照今時時價,但我可以先給訂兩成帛資。因為交割延時,需要立約為證”
“可以”
史敬稍作猶豫,便點頭說道,彼此便在堂中計議一番,將此約定落于紙上。
待將李泰一行送走,史敬返回堂中看著那份契約,樂的拍案大笑“這些世族膏梁,自以為精明,原來也只是腹內空空的蠢物。胡麻夏種秋收,種時價高,收時價低,他比今日時價預定秋后收成,如此治業,豈有不破敗的道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