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頭臂力雄壯,見狀后刀背橫揮格擋,兩下一撞,朱猛攥了攥被震得有些發麻的虎口,眼神一亮,口中嘖嘖稱道“好俊的臂膀,我要認真了,你要小心起來”
“來呀”
李雁頭眉梢一挑,很有幾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并不因此老卒身經百戰而膽怯勢弱,并又揮刀入前截阻。
朱猛皺眉細望,手中短棍迎上揮來的刀背,卻不再發力碰撞,而是轉腕斜抹,沿著李雁頭刀勢斜下壓去,待見李雁頭擰身轉勁,貼著刀背的短棍陡地一顫,精準的擊打在李雁頭腕處。
李雁頭吃痛一哼,刀勢下垮,但卻一咬牙關,合身撞向朱猛。朱猛見狀,直接棄開短棍,兩手托住李雁頭雙肋,借此撞勢向后掠開,趁其用力呆猛,自肋下穿出,順勢撿回短棍轉身便抵在李雁頭的后心。
“在陣用力最忌死使,你這一沖看似勇猛,其實
是亢卒,有害陣勢。入陣需用膠勁,膠連左右、密不可分,你的臂力強壯,一身左右更該防成鐵門,牽顧兩側緊要過直向用功。
主公常說,將是兵之膽,兵為力之帥,將有用兵韜略,兵有使力方法。捻輕運重,十鈞之力可以殺敵,方法全無,千鈞之力只是枉費”
朱猛望著李雁頭,半是欣賞半是惋惜的說道。
李雁頭一個照面便落敗,心情也是沮喪羞愧得很,聽到朱猛這番話,便一臉的若有所思,片刻后才嘆息道“搏擊之法,我也略懂一些,像壯士這般用勁巧妙的對手實在罕見。這個膠勁如何使力我卻不知,壯士能否說的仔細一些”
“說就復雜,還是要靠手熟生巧。你的手腕無礙吧我來教你幾種在陣的刀勢。入陣在何方位,用力都不相同,在前需手眼靈活,居中則勇毅剛猛,鎮后要氣勁悠長”
朱猛很有幾分好為人師的習慣,對自己的戰陣技巧并不藏私,拉著李雁頭就講解起來。
站在一邊的李泰心里也興趣大生,湊上來笑語問道“這不對吧難道不該是對手剛猛為膽、沖鋒陷陣以鼓舞士氣”
“不常入陣交戰的人,是常會有這樣的誤解,只道兩陣交鋒、勇者必勝。這么說對也不對,還是要看對手怎樣。若對面只是疲弱、一沖即散,自當勇士當前、帶動陣勢。但若勢力相當,銳則必折。這就需要前士為眼、覓其疏漏,中士為刀、裂其肌膚,后士為錘、斷其筋骨”
朱猛講的很仔細,李泰聽的也很認真。
他雖有前身遺留的武技和記憶,但前身也只是一個好武尚斗的意氣少年,真正的戰陣經驗卻不多。第一次上陣是跟著于謹的軍隊攻打河洛地區的幾座豪強塢壁,真正和東魏精兵交戰時便受傷被救回,被穿越而來的自己占了身軀。
戰爭是人類種種行為最激烈的一種,一旦交戰,既分勝負、也分生死,自然容不得一丁點的馬虎。
朱猛雖然不是成名已久的大將,但跟隨賀拔勝輾轉南北多年,所積累的實戰經驗也是豐富得很。哪怕只是挑揀一些重點講解,也足以讓李泰主仆聽得如癡如醉。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升起老高,坡下操練的卒眾們也陸續返回,瞧見這湊在一起的三人,陸續有人加入討論。講起各自經歷的一些極端戰陣,聽得李泰驚心動魄又興趣盎然,將一些勝負關鍵的要點牢記心中。
賀拔勝昨晚宿醉,醒來時已經不早,走出臥室見到李泰同自家部伍們混在一起,站在廊下旁觀片刻,神情若有所思。
過了一會兒,他才走上前笑道“這些老兵自是斗技精熟,但也不必聽得太認真。為將者,修心才可御眾,先學不怯、然后慎勇,至于方法,仍需事中磨練,熟則生巧。”
眾人聽到賀拔勝講話,紛紛轉身入前見禮。賀拔勝擺手屏退眾人,招呼李泰入堂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