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接受了自己終于脫穎而出、被領導關注到這一事實,李泰便又開始關心起他這一次的收獲是否豐厚。
古代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序他倒是知道,但這個所謂的高平縣男能夠獲得怎樣的待遇、員外散騎侍郎又能掌管什么事務,卻仍有些茫然。
高仲密見李泰一臉期待的眼神,便笑著解釋起來。
首先是這個員外散騎侍郎,原本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時,定品為從四品下,但在幾年之后又改為七品官職,既無定員,也無定事。
往往以此作為世族膏腴子弟起家解褐之官,也算清貴,畢竟從官名上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個侍從郎官。李泰出身隴西李氏,自公府入朝堂得授此官,倒也符合他的家世身份。
北魏爵制,是自王爵以下分為五等,五等爵又分為開國爵與散爵。開國爵是五等開建、封邑給食,散爵則就沒有食邑,僅僅只是一個榮譽稱號。
李泰受封的高平縣男,本身就是五等爵的最低一等,而且還是沒有食邑的散爵,品秩僅僅只是從五品下。
聽完高仲密的講解,李泰不免有些傻眼,感情他媽的白高興了。
得了一個郎官職位,卻比原本的公府記室參軍還低了幾等,而且還是員外的、非正編。
爵位直接最低一等,散裝的、無食邑。老子是個真正的男人,自己當然知道,怎么好不容易混個爵位,反而成了散男
好消息倒是也有,員外散騎侍郎本身就是一個加銜,他本職的太尉府記室參軍仍然保留。
至于爵位,無論散爵還是開國爵,在西魏這邊統統都是虛封、不給食邑,僅僅只是班列品秩方面,開國爵比散爵高了一等。
但知道這些李泰更郁悶,既然都是虛封,你封個伯爵、公爵能咋滴老子又不吃你家的
堂堂一個霸府大行臺,寒冬臘月把如此俊美無儔的帥小伙從火爐熱炕上拉到這冷冰冰的長安城,結果只給人員外、散裝的官爵打發了,這樣好嗎這樣不好
李泰一口心氣泄下,只覺得西魏這個朝廷真是寒酸小氣,趁早散伙拉倒,混個屁
高仲密見李泰怏怏不樂,大約能夠猜到一點他的想法,拍拍他肩膀笑語道“大丈夫只患志力不足,不患官爵不顯。阿磐仍是少年,更不該以此自擾。”
李泰倒不是真的抱怨官爵不高,畢竟他來到關西這大半年之久,真正能夠擺在臺面上的功勞完全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宇文泰仍給他加官進爵,也足以表現出對自己的重視。
大約還是期待值太高,或者說不符合李泰自己的預期,心情便有些失落。這倆有名無實的虛榮官爵,對他而言還不如一個實權帥都督吸引力大呢,畢竟可以名正言順的掌兵。
出身好也有煩惱,像周長明可以從一鄉戍戍主被直接提拔成當郡帥都督,但在時下世族傳統觀念中,卻是一個濁官卑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