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原莊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營建,看著那些忙碌的挖掘地基、打造框架的莊人們,李泰突然發現從去年他入鄉開始,莊園的營建好像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對房屋住所的執念啊,沒有經歷過李泰那個年代的時人真的是有些不能理解。
眼下的商原莊,單單磚瓦房就有三百多所,覆蓋了一大片的平地和坡嶺,絕對稱得上是左近鄉里第一大莊園。
其他人家園業或許整體面積比李泰家莊園更大,可是講到住房面積,那真是拍馬難及。
主人的住所或許還會正經營建一番,但那些部曲奴婢們,多數都擠在窩棚通鋪中,有的干脆就是搭建的帳篷一住數年。
李泰莊上之前婚配的男女部曲,一戶一屋、有自家的生活空間,來年若再勤勞用工,還能得享一所獨立的宅院,生兒育女。
單身的部曲們則四人一舍,講到居住環境的優越,在商原左近乃至于整個武鄉縣中,都是獨一份的。
許多外人來到這里都是驚嘆不已,更不乏招募的短工甚至想放棄自由民的身份,想要入莊成為李泰部曲。
莊園這樣的規模格局,也讓李泰成為鄉里公認的富豪。在他們觀念中,戶中儲蓄得豐厚成什么樣子,才舍得給部曲們分配如此亮堂大屋
也是得益于鄉人們的這種認知,當李泰去年籌備修渠事宜的時候,便不乏鄉豪入此見到莊園如此規模,便同意加入其中。別的不說,起碼財力方面是有保障的
李泰自己心知,莊園去年雖然略有盈余,但距離鄉人觀念中的巨富程度還差了很遠,但也樂得被人如此誤會。
普通人家或還講究財不露白,但李泰卻沒有這樣的顧慮。且不說自家部曲壯力不乏,去年秋里大閱結束后,他便命人在莊園南側修建了一排兵舍,借給郡里鄉團駐軍居住。
眼下商陽戍升格為商陽防,兵城雖然也建造起來,但這些兵舍仍有鄉團輪駐。畢竟李泰為鄉團組建出了這么大力,也有資格享受一些特權照顧。
渠事開始之后,莊上物資的存儲和調度更加頻密,也的確需要加強安保措施。商原莊目下所聚集的力量,應付鄉里流竄的盜賊綽綽有余,只要不是上千人的軍隊進攻,基本上影響不到莊園的運作。
幾個倉房建造倒是很快,打好了地基便開始夯墻建造,鄉里招來的短工足夠使用,用不了幾天的時間便可封頂投用。
商原莊里人事出入頻繁,越來越嘈鬧,李泰便打算在東面山坡的溝谷里再修建一座別業,用來自己居住,招待客人。
山谷里清泉淙淙,在上有松柏成蔭,陂間果木成林,環境雅致清靜,同西坡莊里熱火朝天的作業截然不同。
大半年的營建作業,莊里早已經培養出一支成熟的營建隊伍。當李泰選定地址并將草圖勾劃出來,莊人們便開始趕工。
幾十根粗大的木料打成地樁,砂石填埋碾平,地基夯實之后,便開始挖掘渠線,埋下已經提前燒制好的陶制管道。
這些管道一部分用作地龍取暖,一部分則用來接取山泉、制造一個繞屋通舍的水循環。因為較之日常的營建更加細致,李泰親自蹲在工地上監工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