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原莊外的道路,眼下已經是寬達兩丈的平路大道,道路上鋪設著一層沙子,從塬下一直延伸到莊園門口,哪怕暴雨天氣也不積水泥濘。
這一條道路的修建,卻不費莊園工料,都是左近來往的鄉人們一兜一兜的沙子鋪墊出來。
道路兩側便是渠市,鄉人們已經習慣集聚在這里買賣日常產出的時貨,無論買賣都能有一個公道的價格,枚雞子可換針線,一兩斗雜菽可換鹽醋。
偶有放工時早的織娘們自忖今天工時不斷,狠心切上兩指油膘,回到家里姑翁夸贊、兒女歡笑,那漢子更是憨笑著將浴腳的木盆端到床前。
鄉人們買賣只著眼當下的生活,舍不得租賃左右沿街那些鋪業客棧,但遠鄉的客賈無處棲身,又記掛著幾時莊上新貨放售,須臾不敢離開,只能長時間的留駐下來。
除了操持買賣的鄉人商賈之外,此間還衍生出另一批謀生的人群。
這些人手眼靈活,每見出入此間的生人熟客,便要湊上去問上一句“老兄有渠票沒有不論多少,我這里最高價收一票一拃布,現給現量”
有不熟悉行情時務的人聽到還有這便宜,頓時樂起來,掏出手里紅綠花紋、兩指寬長的紙片笑道“我這里十多張,你不騙人方才進莊賣了六七斗菽料,那家莊人塞過來,老子還打算道上解便擦用”
“要了、要了,不論多少,現票現貨”
那人話沒講完,便被拉出道外,正待驚慌掙扎,懷里已經被塞了一卷布匹,那票據自然也被收走,一臉茫然的返回道路中央,看看懷里粗布的確不假,這才后知后覺喃喃自語道“老子是不是吃虧了”
他也不算傻到極點,轉頭走到路邊一個賣編筐的攤位上,彎腰問道“老兄,這莊上發給的紙片、人喚渠票的究竟是什么物事”
“那渠票啊,你可要收好,商原這李家莊上治賣貨料,除了貨資之外,還要驗看收取渠票。沒有這票,你資貨再多也買不到他家貨”
那攤主倒是個熱心人,聽到這話后便呵呵笑語道。
“原來是這樣,那也沒什么用處,我也用不到買他家貨料”
那人聽到這話才松了一口氣,只覺得剛才拿布買票的是個傻子,這莊主也是無聊人做無聊事,難道你還能拿出龍肝鳳膽讓人爭搶不成鄉人們但得衣食,他外又有什么所求
正在這時候,一隊騎士從莊里馳出,中間護衛著兩架大車,直往莊外一座大鋪而去。
“上新了、上新了”
眼見到這一幕,原本尚算有秩序的市場頓時變得沸騰起來,各處呼喊此起彼伏,到處有人向那大鋪跑去。正在看守攤位的那攤主也一跳幾尺高,慌忙對旁邊攤位喊叫道“幫我看貨”
話音未落,這攤主已經躥出了丈余遠。
方才詢問那人見到這一幕,一時間也有些傻眼,想不通這商原鄉人究竟發的什么瘋,因為心里好奇,倒也不急著趕路,蹲在路邊瞧瞧這到底是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