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虎這么說,若干惠便也省去寒暄,直接抱拳說道,站在原地等待李虎的回答。
“這李伯山是個人才啊,能讓惠保你對他都這么賞識看重。但這件事,我已經先應別人,與你我情面深淺無關。你既然已經到來,可以著我家人引你入宅,見他一面,勸他不要再任性固執。他那些人情浪使,在我這里都是枉然”
李虎
想了想之后,總算是給了若干惠一個面子,允許他去自己家看一看李泰,然后又說道“我這里仍有公事在忙,就不陪你了戶中小兒相待,失禮之處,來日補回。”
若干惠聽到這話,心知再留下來也是白搭,于是便又抱拳告辭一聲,然后便徑直離開。
李虎家中廂房里,李泰正伏案疾書,忽然聽到門外傳來腳步聲響,他放下筆剛待起身,若干惠已經推門而入。
“使君怎么來了長安”
見到若干惠走進來,李泰連忙起身相迎。
若干惠沒有答話,只是打量了一下這房間的布置,再見到李泰案頭擺著的那些書文,才嘆笑道“外間群眾為你焦慮不已,沒想到你在這里竟是客居安詳。”
李泰還沒來得及說什么,站在若干惠旁邊的一個少年已經開口說道“高平男乃名門俊士,雖然因事留擾,但我家也未作苛待,長樂公可以放心了吧”
開口這少年名叫李真,李虎的二兒子。李泰客居幾日,對李虎家事也有些了解,長子流落關東,后世唐高祖李淵的爸爸李昞是李虎第三子,年紀跟若干鳳差不多。
眼下這些北鎮豪強們,彼此間尚未進行大規模的聯姻結親,主要還是子女年齡太小。
若干惠聽到這話也無作回應,坐入席中望著李泰問道“你在忙些什么”
李泰將自己的文稿遞給若干惠瞧一瞧,微笑解釋道“之前領事著作,但因雜事繁忙,職內事務一直拖延,實在是失禮。趁此幾日閑暇,先將文事草擬一番。”
若干惠拿著文稿掃了兩眼,才又說道“原來是為周仆射述功作傳,那你可要用心,仆射國之名臣,如果述事偏差、功德未盡,可是會大失人望。”
兩人自顧自交談起來,卻將此家少主晾在了一邊,那李真也覺得尷尬,站立片刻后便對若干惠告罪一聲,識趣的退出這里。
待到閑雜人等離開,李泰才又嘆息道“因我區區小事,竟勞使君奔走一程。”
“人情正該此時使用,也恰逢我有事回華州。只可惜在隴西公那里,我也不趁幾分薄面,他性情固執強硬,認定的事情就不會輕易放棄。究竟何事拘你在此,真的沒有善了余地”
講到李虎的性格,若干惠也有幾分無奈,又望著李泰問道。
“是伯華、仲華兩位郎君邀請隴西公出面,為的是太師寄放我處的那些人事。”
李泰對若干惠倒也沒什么好隱瞞的,直接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