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位于溝谷中,兩側都是崎區險峻山嶺,有一條已經干涸的蜿蜒河道繞寺而出,高高的寺墻隔絕內外,唯一可見的漏洞便是兩側山壁上的佛窟可作攀爬入寺,但若有足夠的兵員駐守,這也不可謂之防守漏洞。
“這是佛寺分明是一座堡壘啊”
李泰喃喃自語道,心里也漸生明悟,長孫家設寺于此,怕不只是為了禮佛并供奉先人亡靈那么單純。
寺廟中僧徒俘虜已經被關押起來,李泰入寺后便直接讓人將他引到寺中倉儲所在,打開倉門便可見一座座糧垛堆設其中,且都裝滿了谷米。
這樣的糧倉,寺有五座,儲存了起碼有兩萬石以上的糧食。另有各類干脯、菹醬、膏脂等食料許多,數量都是不菲。
還有一間倉庫里堆積著皮革、筋角、竹木材料等等,甚至還有許多半成品未作打磨的箭頭和未作拋光的甲片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金玉珠寶、上等錦緞、香料藥材等等,價值既高、又可方便運輸并通行于世。
李泰看到這些物儲,算是徹底明白了,這座寺廟應該是長孫氏布置起來的一個后手退路。
若說長孫氏在此聚藏甲兵、意圖謀反,那也有點太看得起他們。此間物料儲存雖然豐富,但還達不到能用來打天下的程度,頂多就是狡兔三窟、以備不測之禍。
長孫氏與元氏系出同源,政治地位雖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休戚與共。若宇文泰真要對元氏下手,長孫氏必然也要遭受牽連。
于是安排這樣一個地點,將一部分家族財貨以禮佛為名輸送出京、藏匿起來。真要某天發生什么大禍,安排一部分族人逃往此間,憑著這些物資可以更好的生存,乃至于另覓活路。
此間本就屬于關中平原北部的丘陵地帶,從這寺廟往北便是山嶺起伏的六盤山,再往北則是地廣人稀的陜北、河套地區,即便霸府大軍追殺也會有諸多不便。
意識到這些后,李泰也不由得感慨西魏政局可真是暗流涌動,看似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睡覺怕是都得睜著一只眼。
西魏皇帝元寶炬那么桀驁剛強的一個人,到了西邊也只能裝孫子保命。宇文泰雖然霸府首領,但連兒子都不敢養在家里。這個長孫家同樣地位崇高,但還是得預留后手、隨時準備跑路。
也幸虧西魏本身便沒有絕對強勢的一方,外邊又有東魏虎視眈眈,一直掙扎在存亡與否的生死線上,大家尚可達成一個相忍為國的共識。若不然,這么多方勢力聚集在關中,簡直就是養蠱啊,狗腦子都得打出來
但同時,李泰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氣。長孫家這座寺廟既然有此隱情,就算心里忿恨到極點,必然也不敢大肆聲張、追究到底。
既然不巧讓自己發現了這里,那就注定長孫家用不上這些保命錢了,李泰當然得笑納下來。
他也想過,要不要把這筆財貨當作證據呈交大行臺、揭露長孫家藏有貳心,從而徹底扳倒長孫家、杜絕被其家瘋狂報復的可能,但很快便打消了這個有點天真的念頭。
宇文泰真的不知道長孫家心懷二意、或者相信長孫家不會背叛他說到底只是迫于時勢的抱團茍合,誰也不會拿出真心來交給他人
眼下的情況就是,我們心里都知道彼此看對方不爽,但還得湖弄湊合著過日子。這層窗戶紙一天不捅破,大家仍能同殿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