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聽到這話,眼眶更是一紅,這一份認可讓她大覺感動,更握住妙音手腕說道“小娘子喚我一聲阿母,但我為你做的卻著實不多。后繼的事情,阿母都記在心里,一定做最周全的準備,來年娘子即便去了別家,也絕不讓你局促生活”
“有阿母這一番保證,我心里踏實許多。我也不是不體恤耶娘治業積物的辛苦,但故太師自有嗣息,且共我并不友好,來年想必也不會有什么相共扶助的來往。一旦再做了別家的新婦,和耶娘兄弟也都疏遠起來,夫主若再不親和體恤,處境一定甚是艱難”
崔氏聽到這里也點頭贊許道“小娘子真是長大了,我在你這個年紀時,實在是沒有這樣深刻的思量。的確無論旁人如何深情相助,人終究還是自有主張才顯從容。”
“我也當不起阿母這番夸獎,從我親娘不在人間后,便就學著遇事多想。如今是要籌劃著共一位良人君子同造一份家計,所想的自然也就更多。”
妙音見崔氏神情變得認真起來,便又繼續說道“之前阿耶說擔心兩家門第有差,恐怕不能和睦相處。但這些人言是非,也只是戶外的糾紛,但使戶中兩人和睦相處,其實不必擔心太多。真正能損傷真情的,其實還是戶中的各種疾困”
“是這個道理”
崔氏聞言后又點點頭,對此頗有同感。
“阿母之前還說一家人初臨關西時用度艱難,一家男女老幼共相扶持尚且如此,可想李郎他孤身一人謀生此鄉又該如何艱難我既不是什么德行出眾的名門良姝,也不是在事精明干練的賢惠內助,能夠助得上李郎的,也只有能從家中多攜帶一些人物勢力。”
妙音講到這里才圖窮匕見,但又連忙說道“當然了,李郎他少俊雄才,是不會貪慕這些俗氣事物。但我若是全無表現,內心都不會覺得自安。本身也沒有什么高明的才智手段,那也只能做這樣的俗氣盤算。耶娘如果盼少類和樂生活,長言不如厚賜啊”
崔氏聽完這小娘子一通算計,忍不住便屈指敲在她光潔腦門上,呵呵笑道“還說自己在事不精明,你這娘子都已經謀你阿耶家業了,還要怎么精明這一番計量,我會轉告你耶”
“謝謝阿母、謝謝阿母”
妙音娘子聞言后也是笑逐顏開,并又認真說道“眼下我仍幼稚,還要乞求阿母垂憐庇護。但再過些年,我可就成了戶中的長姐,有了在事教誨弟妹的資格威望。那時我自然不會忘了阿母早時對我的關照,即便阿母不說,也一定要助我小妹風光出嫁”
“那我先替你妹子謝過娘子了”
崔氏聽到這話后又搖頭嘆笑、狀似無奈的指了指這娘子,雖然似是在開玩笑,但細想想這娘子所言還真有幾分道理。一戶之中長幼嫡庶有別,未必就是一團和睦,自家小女如果能夠得到這位長姐的親昵關照,無疑也是一樁好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