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沒有了,一切都依伯山你的意思,我是沒有什么意見”
只是隨口一句詢問,聽在李禮成耳中卻似有驚雷之聲,忙不迭搖頭擺手的表態說道。
李泰見他這副模樣,才意識到小伙兒是被嚇得不輕,著員搬來兩張胡床,示意李禮成同他共坐下來,笑著問道“孝諧是覺得我今日事做的有些不妥”
李禮成聞言后又連忙搖頭,但見李泰神情仍然和藹,這才遲疑著小聲說道“伯山你做得很好,總不像我一般無能,選在偏僻地境還被人毆打驅逐但是我、可能我并不像伯山你這樣風骨強勢,總覺得同人相處,最好還是稍留情面,彼此若無化解不開的仇怨,大不必為了一時的意氣結怨更深。”
李泰聽到這話后便笑起來,看來這家伙倒是有點少年老成,并不像一般少年那樣莽撞輕狂。
在如今的關西,李禮成算是跟他血緣最為親近的同族親屬,避免不了長久往來、維持關系,李泰也不希望他是一個驕狂放縱、短視愚蠢的豬隊友。
但聽李禮成的意思,在其眼中自己似乎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
人的生活閱歷不同、性格習慣不同,如果再沒有什么利益互動,更加不好找到感情上的契合點,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知己難尋。想要徹底的折服一個人,從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孝諧你言之有理,與人為善的確是人際交往中的當然要計。動輒結怨,久必遭噬。但敏于情勢、合乎時宜,同樣也是謀生人間的根本智慧。人間正氣逢衰,如果沒有衛道殉情的決絕,那就更應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值得仰仗,才不至于飄若浮萍、全無筋骨的茍延殘喘。”
李泰望著李禮成說道“聲勢未壯之前,除此一身的骨血,你我并沒有優于時流的稟賦。宗族親長遺澤雖厚,但若子孫盡皆浪蕩不器,終究也有耗盡的一天。所以你我要緊記得,未能憑力壯大家聲之前,每一分余蔭的折耗都需要竭力去避免,絕不浪使祖蔭、折后輩之福”
彼此關系無從回避,在公在私李禮成都是一個值得李泰親近栽培的人選,所以他下意識的便用上了教誨的語氣,告誡李禮成謹慎言行、不要辱沒家聲若家族蔭澤都被你浪費了,老子還用啥
“這個道理我當然懂,所以我一直力求上進,待人接物、三思而行,不敢因為年少就放縱自己。雖然并不如伯山你時名漸揚,但是也”
李禮成聞言后便回答說道,又恐李泰羞惱,講到一半便停頓下來。
李泰拍拍他肩膀笑語說道“家勢想要維持長久,無非開源節流。孝諧你謹慎自守,是我所不能及的。但我的勇于進取,也讓你力不能追。”
“這也確實,我實在沒想到伯山你西來未久,便已經共時流許多勢位之選親密往來,就連水池公都要發兵助你”
李禮成也明白如今霸府強勢,對李泰于霸府享有的人脈很是羨慕,并在心里將之當作李泰的底氣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