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鎧甲一類,鎧曹記錄在籍的各類鎧甲有五萬具稍稍出頭。這個數字單看倒也挺可觀,但其中將近一半并不是金屬甲,金屬甲中半身甲又超過了全身甲的數量,若再具體到人馬具甲的精兵武裝,尚且不足千具。
而且,這些全都是字面上的數據,只能說明霸府曾經某短時間擁有過這些戰甲武裝,但眼下到底還有沒有,并不能確定。
因為戰甲在使用過程中就會有磨損折耗丟失等各種情況發生,如果是霸府直屬的中軍人馬在使用的軍械,折損情況還能匯總于鎧曹。
但分散在諸公開府麾下的軍械增損情況,則就不由臺府鎧曹統一記錄,換言之你就算把這些鎧甲全都扒下來武裝給自己的親信部曲,臺府也是管不到的。
就像之前大行臺賜給李泰的那十具明光鎧,講明只是暫用,但李泰很遺憾的表示早不知丟哪去了,這還是你想起來追問的情況下的答復,你要忘了提,老子更懶得說。并且趁著這次做鎧曹參軍的便利,直接把這十具甲的出入記錄給勾掉
李泰腦海中模擬了一下中飽私囊的情況,推己及人,頓時覺得國運堪憂,鎧曹在冊的這幾萬具甲究竟還有多少可真是不好說。
當然,大家就算是把這些甲搞入私戶,主要也是為的跟東魏干仗,但對負責管理調配這些甲具的鎧曹來說就會挺麻煩。
鎧甲增加主要有三個途徑,其一就是各種官造冶鑄工坊的生產,其二就是戰爭繳獲,其三就是民間的捐獻。除了第一種增加方式還算比較穩定,其他兩種都波動甚大。
現在鎧曹所面對的問題是,武庫儲藏基本沒有,諸軍武裝缺口甚大,如果沒有一個大的增量轉機出現,大閱之前付給諸軍足夠的鎧甲軍械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宇文泰任命李泰為鎧曹參軍時,倒也沒有規定他必須完成任務,想來也知道家底太薄,他只要盡力而為就好。
李泰又問起堂內群眾可有什么建議改變這一情況,無論操作性是高是低,起碼能給自己一定的啟發。
但眾人聽到這問題只是搖頭,倒是皇甫璠不無慶幸的說道“李大都督乃世道之內時譽頗著的少壯名人,如今領掌鎧曹案事,起碼卑職等不必再擔心受人羞辱責難”
李泰聞言后便翻個白眼,感情老子過來就是為了給你們撐腰鎮場、不讓你們再挨揍的
且不說老子的面子也很有限,若只一味束手無策的啥也不干,我也不好渾水摸魚的中飽私囊啊。
眼下鎧曹雖然窮酸的難受,但起碼還有一個工坊的巧匠可以進行高質量的甲具修復加工,老子明光鎧也需要人打磨,賊不走空是一個志氣少年的基本素質
他這里尚自沉吟該要怎么做,官署外又響起一個粗豪暴躁的吼叫聲“鎧曹的賊種們,幾時付給老子鎧甲器械”,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