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的話說完后,李泰也不理會這些人是個怎樣的反應,當即便命令屬員將這些人禮送出門,不要再留此打擾鎧曹辦公。
這些人在將李泰的意思帶回后,各家主人感想、反應各不相同。他們當然也明白這件事單憑李泰一人的話是絕對操作不來,背后必然有著大行臺的授意或者首肯。
正當許多人還在遲疑難決的時候,大將軍于謹、司空若干惠等也都各向臺府捐輸了一部分甲械物料,對外宣稱自然是節恤鎧曹人物工料,確保不誤大閱儀仗諸事。
為了不流露出太功利的買賣氛圍,李泰倒也沒跟這幾人玩什么錢貨兩訖,只是又在鎧曹官署外張貼了一張告示,表示在這幾位大臣資助下,鎧曹工料荒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月中便會有一批新的儀甲文物交付,但具體可以交付多少卻仍未定。
這一則告示一發出,壓力頓時給到一些官爵排名靠前的將領,因為按照交付的規則,這些人是肯定能第一批得到賜物的。而在鎧曹工料有限的情況下,他們又一定會擠占后面人的份額。
如此一來,如果到了大閱時鎧曹仍然不能付足儀甲賜物的話,原因可不在于鎧曹荒廢職事,而在于前邊的人不肯捐輸體恤。
就在這告示貼出不久,又有一個重量級人物向鎧曹進行捐輸,而且是親自押運器械物料來到兵城官署。
當李泰得知趙貴率隊親臨官署門外時,心中自是大感意外,但無論彼此關系怎么樣,對方既然親自到來,也算是給自己捧場,總得出迎一番。
當李泰迎出官署時,勒馬立于街上的趙貴才翻身下馬,站在原處等著李泰入前作揖,臉上才露出幾分笑容,指著李泰頗為和氣的說道“李從事身兼數職,所領鎧曹又并行諸事,真可謂勞苦有加,讓人欽佩啊。我戶中也有拙息幾員并享國恩,但跟李從事相比,真可謂盜祿之賊。
但國計維系、臺府要務又怎么能獨勞少類,我在事雖為先進,但也不便奪你桉事,知你近日用功甚艱,后方車上甲械諸物,請你著員點收。”
眼見趙貴這么和藹的態度,李泰一時間話都不知道該要怎么說了,打量這家伙好一會兒確定他不是在抽風,才抱拳道謝然后著員入前準備盤點接收車上那些甲械物料。
然而當鎧曹群眾們走上前的時候,拱衛在諸車前后的趙貴部曲們卻并沒有退去,而是直勾勾望著自家主公。
“中山公這是”
李泰眼見這一幕,眉頭便微微皺了起來,暗道老小子莫非來找茬
最近這段時間,鎧曹官署門外一直不乏看客聚集,多是時流各家奴仆于此觀望打聽消息,此時察覺到氛圍有異,便紛紛湊了上來。
趙貴迎著李泰的視線,不急不緩的上前一步笑語道“這些器料雖然稱不上是什么珍貨,但既然捐施出去,總也希望能有一個回音。
前者于大將軍、李太尉等,今日我亦至此,不吝厚資、輸濟鎧曹,相助李從事本職中事,李從事能否據實以告,當下群眾之所期盼的事情能否在此月之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