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0271兵不貴多
陂塬上用木柵和溝渠劃分出了一塊塊大小不一的區域,有的地方正有役卒忙碌的搭建營壘、以供軍隊入駐,有的地方鏟平土坡、填充溝壑,修建用于操練人馬的馬埒馳道。
陂塬的偏北位置有一座坡度不算太大的丘陵,丘陵海拔并不高,但居高臨下也能俯瞰四野,提前趕來、負責督建大閱場地的于謹大營便位于此地。
清晨時分,李泰共諸隨從們策馬來到山坡下的轅門外,已經有不少將領們等候在此,各將符令名帖遞給門內衛兵,請其向大帳中通傳。
李泰一行到來,引來了不小的關注,除了他本身顏值出眾,也在于之前兼領鎧曹時少不了同這些將領們打交道,風格做派讓人記憶猶新。
雖然說得賜儀仗文物的將領只是少數人,但無一不是勢位、資望翹楚之選,麾下也都不乏家將與擁躉。
軍隊中拉幫結派的風氣較之朝中更甚,李泰代表臺府向那些人剝削甲械,那些人自然也會將任務下方、分給自己的下屬部曲。
這些中下層將領們大概都不怎么清楚事情的始末,但最終還是由他們承擔了所有。作為這件事的實際執行人,李泰在他們眼中便免不了偏負面的形象。
不過李泰對此自不在乎,他現在雖然還未步入真正的上層,但也勉強算是中上層,無論個人武力還是部曲勢力,這些鎮兵中下層們都斗不過他。
而且隨著府兵制的持續推進,這些老鎮兵們遲早都要被淘汰,大量關隴中小地主們亟待上位。北周建立后,六柱國里幾個家伙被那么順利的收拾,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們喪失了來自鎮兵中下層的支持。
這么說或許有點殘忍,但事實就是轟轟烈烈的六鎮起義結束后,除了一小部分人憑著實力和運氣實現了階級的躍遷,絕大多數的鎮兵都淪為了時代的消耗品,成為了勢力迭代的耗材。
就比如當下這個西魏政權,甚至單單眼前這個場景,大營的主官于謹出身乃是虜姓名門,李泰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都屬于竊取了革命果實的舊勢力余孽啊
他這里遞入符令之后尚自感慨著,轅門內一名身著袴褶的騎士便駕著馬一熘小跑的趕過來,越過轅門外等待已久的眾人,視線直落在排在后方的李泰,對他招手說道“伯山你來得倒早,大將軍著我引你入見。”
李泰瞧著來人乃是念華,一時間都有些無語了,怎么哪哪都有你你是職業抱大腿混公府的
在前方那些將領們幽怨的眼神注視下,李泰很沒有公德心的策馬插隊,等到衛士放行便進入了營地中,指著念華便好奇問道“念兄你怎在此”
“月前忙完王太傅喪禮,身心都覺疲憊,本待約聚兩三好友向終南山閑居月余。但于大將軍幾番遣使就戶征辟,盛情難卻,只好收拾行裝,再入公府。”
念華聽到這話也有幾分不好意思,有些尷尬的說道“往年共事太尉公府,如今伯山已經是臨民掌兵的方牧之選,而我卻仍輾轉公府、怯于主事,伯山心里怕是要嘲笑我無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