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泰率眾馳入校場內時,看臺上那些將領們表情也都變得嚴肅起來。
之前他們不乏將此當作一場鬧劇的想法,只覺得李泰自恃大行臺的恩寵、以挑釁老將來炫耀自己的威風,但可惜是選錯了方式,最后多半是要淪為一個小丑。但現在看來,似乎是他們自己想的簡單了。
進入校場后,見趙貴并其部屬還沒有到來,李泰便遠遠向看臺上相熟幾人叉手示意后、率領部曲自往校場一角列陣休整,并沒有急于上前。
又過了不久,塬上另一方位也響起了馬蹄聲,聲勢較之李泰一行還要更加雄大。
一面碩大的旗纛迎風招展,豹尾旌節一應俱全,再加上之前臺府鎧曹發給的甲杖文物排列開來,單單這出場方式就比剛才隆重莊嚴得多。
趙貴騎乘著一匹威武神駿的烏騅駿馬,在親兵儀仗四面簇擁之下向此行來。
單單他的儀仗隊伍便將近千數人,這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官爵待遇,排除公然僭越章制的可能,那只能說明其隊伍中起碼是有儀同級別的將領隨同。
推薦下,換源a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huanyuana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事實也的確如此,趙貴隊伍中不只有兩員儀同,五品以上將軍并加都督號者更有屬員之多。
他們或是趙貴的門生下屬,或是放免奴籍的部曲家將,如今或許已經不再隸屬趙貴管制,但當舊主公尊嚴遭到挑釁時,他們便又各自帶領人馬聚集起來,要對那挑釁者還以顏色。
李泰立足于洛水與三防城的基礎上養出了兩千多員私曲精兵,已經算是勢力可觀,但跟趙貴這混了許多年的資深老軍頭相比,還是遠遠不及。
趙貴本身的部曲人馬或許并不能將李泰遠遠甩開,但他間接掌控與影響到的人馬,則就遠遠超過了李泰。當其儀仗隊伍漸漸抵達校場時,其部曲人馬包括校場周邊的看客群眾們,起碼有近萬人在振臂呼喊壯威“中山公必勝”
李泰所領掌的人馬雖然也有近萬之眾,但其中絕大多數連聚集于此、參加大閱的資格都沒有,其他的戰斗力、忠誠度之類也就不必多說了。
如今的校場內外所聚集的諸方部曲與州郡人馬也有將近兩萬眾,其中過半都在為趙貴吶喊助威,他們未必都與趙貴有什么直接關系,但在趙貴與李泰的這場沖突中,明顯感情立場上是偏向于趙貴的。
李泰瞧著趙貴這拽炸天的出場方式,心中自是不忿至極。
趙貴的儀仗文物是他在鎧曹整編供給的,校場內外那些吶喊助威的小兵于此吃喝所消耗的物料,又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他都水行署供給。
感情趙貴今天這場面子,幾乎全都是李泰幫他搞起來的。反觀李泰自己,僅有一隊臺府護衛本來可以充充場面,結果在約斗之前還被宇文護給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