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0276投機取巧
雙方人員就位再將規矩交代完畢,時間已經到了上午。
雖然當下深秋時節,陽光也不算勐烈,但這么多人干站在校場內外,若沒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吸引注意力也是不好維持秩序。
于是在征詢過雙方意見后,于謹當即便將手一揮,看臺附近的軍鼓被敲響、宣告著演練比斗正式開始。
這第一場的較量是雙方各自擇地扎設營地,地點也并不局限在這一處校場中,而是在廣闊的白水塬上,由于謹的部下提前圈定幾處范圍,雙方各遣斥候前往查探地形地勢如何再歸告主將,由主將選擇最適合他們扎營的地點,并率軍用最短的時間趕赴彼處將營壘營造起來。
雖然只是一場比斗,但卻考驗了斥候們對訊息的搜尋能力、主將的判斷能力和部曲整體的基本素質如何,而且地點選擇是否合適、營壘建造的是否牢靠,將直接影響到第二場比斗的發揮與勝負。
除了這些,還有規定就是當雙方的選擇發生沖突時,各以各自點派一名下屬勇士角抵較量,勝者可以獲得優先選擇權,以此來彌補第一場較量競技性不足的缺點,從而提高觀賞性和趣味性。
李泰在聽完后也是一樂,只覺得這規則制定者可謂是把看客們的心理和他們約斗雙方安排的明明白白的,這家伙不做個游戲策劃也是屈才。
趙貴的部曲久經戰陣、經驗豐富,在聽完規則后,鼓聲響起的一瞬間便有上百名斥候策馬馳出,向著四面八方奔行而去。李泰的下屬們雖然也準備充分、蓄勢良久,但這第一反應還是差了一些。
雖然這分毫的差距未必能決定最終的勝負如何,但也說明起碼在斥候這一部曲當中最精銳的兵種上,趙貴下屬的北鎮老卒還是要超過了李泰所招募來的關西鄉勇。
因此一線的差距,校場內外看客們各種議論也都不絕于耳,不乏贊嘆趙貴部曲之精壯名不虛傳的喝彩聲。在這些雜亂人聲中,留在校場上的趙貴部曲們自是士氣大振,不乏悍卒向李泰所部方位做出各種挑釁動作。
反觀李泰的部曲,則就難免有些低落,雖不至于沮態外露,精神氣勢都不如剛入場時那樣飽滿。
李泰策馬返回自陣,察覺到這一變化后,眉頭頓時便也緊皺起來。斥候們有遜趙貴所部,他并不意外,若憑他新成的部曲便能輕松勝過趙貴麾下老卒,那不只是看不起趙貴,更是對整個六鎮群體騎頭打臉。
只是部下們這士氣因此小事而漲消不定的反應,體現出了心態仍然不夠成熟。
一支強大的隊伍,未必人人都精壯的如狼似虎,但起碼內里要有一種堅韌不拔、臨危不亂的素質,勝不驕、敗不餒,才可以稱得上是一支可戰之師。
如果只憑一時的氣勢鼓噪,亢進則必驟崩,哪怕初期能打出多么輝煌的戰績,能浪卻不能穩,也無異于烏合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