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加入軍籍,想要脫籍卻難,一個不好那就是世世代代的兵戶,子孫都難擺脫這一命運。如果軍中有老大照顧著還好,可若是沒有靠山,那就成了真正的奴兵賤戶,什么苦累差事都得承受,一旦逃跑那更是砍頭的大罪。
李泰安排部曲加入禁軍那是為了薅朝廷羊毛順便狐假虎威,可不是真的為朝廷輸送兵員勞動力,當然得想辦法將自己人給保護起來,起碼也得是個偏近中層的禁軍將官位置。
可他這官位安排一些基層武職倒是沒啥,畢竟其他禁軍將士們各有派系歸屬,別人也懶得到他麾下來當兵聽命,職權之內怎么折騰那都隨意。可是中層將官的任免,那就超出了他這個武衛將軍的職權了,起碼也得上報到左右衛府。
李泰這個武衛將軍是屬右衛將軍管轄,而右衛將軍倒也不是陌生人,乃是尉遲迥。彼此之間曾有些不愉快,今次入京尉遲綱對他的態度倒是好轉許多,但尉遲迥究竟肯不肯配合自己,李泰也是有些拿不準。
權衡一番后,他還是決定前往衛府拜訪一下尉遲迥,能把事情搞定最好,搞不定再想些別的辦法。須知老丈人獨孤信和若干惠都曾擔任禁軍最高統帥的領軍將軍,李虎那里也可作嘗試。
至不濟還可以借元月大朝論賞督造圜丘之功來懇請朝廷轉授家將,活人總不會被尿憋死,在關西混了幾年后,李泰在遇到問題時所面對的選擇也變得非常多。
衛府位于皇城東側靠近東宮的位置,尉遲迥除了擔任右衛將軍之外,還兼領太子左衛率。
在如今的西魏政權中,這樣敏感的位置就是給他們這一類人量身定做的,李泰哪怕想法再狂野、再怎么受宇文泰欣賞,對此也只能敬而遠之,想都不敢想。
不同于別處衙司軍營的凌亂散漫,右衛軍府內外都透出一股整潔有序,足見尉遲迥倒也并非只憑裙帶上位,治事能力同樣不差。
經親兵稟告得知李泰到來,尉遲迥便從直堂行出相迎,那熱情的態度倒搞得李泰有點不好意思。他這下屬本來應該先拜上官,結果任職以來還是第一次來到衛府,而且也不是為的公事,想想還有點慚愧。
尉遲迥雖然態度熱情,但彼此間也實在乏甚共同話題,于是在經過沒營養的寒暄幾句后,李泰便直接道明了來意。
尉遲迥聞言后便笑起來說道“我與伯山俱是營伍中人,也明白唯有差使心腹才能聲令暢通。你履新未久便要為國舉才,我歡迎都來不及呢,但在職責之內,一定盡力助你促成此事”
聽到尉遲迥這么好說話,李泰自是松了一口氣,但又不由得狐疑起來,只覺得他們兄弟態度的轉變有點蹊蹺。
尉遲迥也不只是說說而已,在向李泰表明態度之后,當即便吩咐府員去將衛府缺員的將官名單整理出來送至此處。
李泰接過名單一瞧,好家伙,連他這個級別的武衛將軍都還缺著呢,順便想起來右衛將軍員額似乎是兩人,除了尉遲迥之外的另一個卻是沒有聽說過,如果也缺著
就算缺著他也安排不了,他自己都還級別不夠呢,更何況安排部曲家將,也只是感慨一下宇文泰對禁衛將軍選任精益求精、寧缺母濫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