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內眾人又經過七嘴八舌的一番議論,對此便達成了一個共識。但他們同意還是次要的,關鍵還得看當事雙方是怎樣的態度。
于是李泰便又著員將那被分別關押的兩人帶回帳中來,兩人入帳后已經不復之前那樣憤慨氣盛、動輒便要拔刀,各自神情都有些蒼白萎靡,可見剛才李泰那一番折騰也讓他們各自耗費了極大的心力。
入帳后,這兩人只是惡狠狠對視一眼,然后又都眼巴巴望向上方的李泰,心情忐忑的等待著李泰宣布最后的結果。
但就算是自己中標,他們其實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最后這一輪出價都已經遠遠超出了各自心理底線,只憑著一股宣泄執念來維持,歸后還不知該怎樣向各自族人們交代。
李泰也沒有再繼續吊他們胃口,而是直接將他那已經獲得群眾認可的方案講出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之前分明不是這般說辭”
兩人在聽完這方案后,全都瞪眼搖頭,異口同聲的表示拒絕,不肯接受這一調停方案。
但李泰折騰這么一場,本就不是要說服他們,而是要拉攏在座這些豪強們。
這些人本就不是當事人,可以拋開感情因素理智看待問題,李泰提出的這一方案充滿道義與人文關懷,這些人在認可的同時既能獲得道德上的滿足感,還有一種鄉土責任感。而那兩家若再固執不肯答應的話,可就真的是給臉不要臉了。
因此聽到他們反對后,不待李泰開口,包括那呂姓老人在內的在場一眾豪強們紛紛開口指斥他們過分了,完全不能體會李長史和在場眾鄉親們的一番良苦用心。
兩人眼見眾人異口同聲的指責擠兌他們,一時間也是有些傻眼,心中頓時充滿了舉世為敵的孤獨感,怎么這么短時間里鄉情局勢就發生了如此轉變
之前他們還盤算著,就算自己輸了,李泰也未必敢冒著犯眾怒的危險聯合對家來鏟除自己。可看現在這架勢,若他們不肯答應這一方案的話,在座所有豪強鄉人們都要聯合起來鏟除他們了
面對群眾異口同聲的聲討,兩人實在窮于應對,只能表示如此重大決定,須得歸后同族人們商議一番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