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當然是有想要招攬史靜的心思,可自己這里還沒來得及用力,便見史靜已經是納頭便拜、語調懇切的希望能夠成為自己的門生部曲,一時間也有些驚訝,并不無狐疑難道不知不覺間我的王霸之氣已經壯大凝實成一道光環了嗎
“末將亦知此請著實冒昧,未知究竟,使君恐怕不能釋疑接納。身遭情勢所迫,不敢隱瞞使君”
史靜見李泰并沒有即刻作答,便又連忙叩首恭聲將他家同李賢一家的舊怨、包括自己擔心可能會繼續遭到李賢打壓制裁的想法一并道來,態度倒也坦誠,未敢有所隱瞞。
李泰聽著史靜語調凄楚的陳述,但心里卻是暗自生樂,聽這家伙當下的語氣,那是完全不想再計較殺父之仇、只盼望能夠免受高平李家繼續打擊壓制,可你給兒子起名史萬歲的時候,怎么不擔心李萬歲要弄你
當然,史靜心中具體是個什么樣的想法,李泰也不在意。眼下其人因為畏懼李賢一家的權勢而打算投靠托庇于自己,他也樂得接納下來,畢竟史靜本身就是一員能力不俗的勇將,更不要說未來還有史萬歲這個贈品,他當然沒有理由拒絕。
至于說史家同高平李氏過往的仇怨,對他而言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只要避免讓史靜同他們兄弟直接發生什么接觸和聯系,便算是給他們面子了。高平李氏固然聲勢雄壯,但也管不到他招收什么樣的人到自己門下。
“過往事跡如何,我既不知、也不關心,但既然入我門下,便需忠勤自勉,但能奉義守法,邪情自難加害”
李泰示意史靜站起身來,并對他正色說道,算是認下了這一個主動投靠的門生。
史靜聞言后連忙又點頭應是“仆一定謹記郎主教誨,無論在公在私,絕對不敢辱沒門儀家風”
李泰見其態度誠懇恭敬,便也滿意的點點頭,只是一轉念又噗嗤一聲笑起來,這是因為想到日后府兵制度正式確立后、諸將士們需要改從主將姓氏,諸如獨孤信的部將李屯不久后就要改叫獨孤屯,這不就是說史萬歲就成了貨真價實的李萬歲
史靜自然不知李泰這一番惡趣歡樂從何而來,在拜了李泰為主公后,心中忐忑雖然大減,但卻還仍未完全釋懷,便又垂首小聲說道“郎主既不參加西征此役,那么仆是繼續從軍西征,還是留守此間拱衛郎主”
“你繼續隨軍奔赴涼州即可,稍后引你拜見河內公,便先暫受河內公督令。此戰若得英勇創功,我必為你請降封賞。”
李泰自知他在擔心什么,聞言后便表態說道,希望史靜不要因為受到了自己庇護便消磨斗志,而是在涼州一戰搏求表現從而給其安排一個更高職位,區區一個戍主在今李泰麾下也已經不大頂用了。
史靜聽到這話,不免又是大喜過望,更覺有后臺跟沒有后臺確是兩種體驗,他戍邊幾年都無緣得見隴右大都督獨孤信,沒想認了老大后轉頭便可見到老大的老大。,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