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曇靜法師也在弟子攙扶下走下了高臺,來到李泰面前頷首微笑道“有累使君久候了,昨夜入靜時心眼浮見人如惡鬼、爭啖血肉的慘相,心內著實不安,深感兵禍戕害人間,故在今日設講金光明經一卷,以祈四天王佑我國人。”
“法師真是慈悲為懷、佛性耀人”
李泰心中雖然不以為意,但還是不失恭敬的作揖說道。
曇靜法師又打量李泰兩眼然后說道“使君自非受戒的沙門,想也不是在邑的信士。老僧雖也不才,忝掌此郡佛禮,邑外施主聽講金光明經一卷,依例需施粟三升。
老僧不事生產,唯以所見所知經義法理普授群眾,若得施舍則經法有繼,若是不得則人法俱滅。非是貪求浮貨,只為佛法永存。”
李泰聽到這番話后不免瞪大眼,這是什么意思是向老子要錢我都還沒
他下意識低頭望向腰際,才想起佩刀在剛才入寺的時候便解下收起,這才抬起頭來干笑兩聲,望著這老僧說道“得訪名剎心甚歡喜,輕裝至此實在是乏物可奉。自知聽經啟智之惠豈可虛受,唯此一身職事權柄郡內任使,法師但有什么俗愿未了,我為了之,權作經資,可好”
憑心而論,這么大牌面一位大和尚坐臺上叭叭講了一兩個小時,李泰雖然沒聽懂在講的啥,但也得承認一把小米的經資收費的確挺實惠,跟后世一些騙錢還要欺心的衣冠禽獸相比可謂是一股清流。
但李泰心里還是挺不爽,這特么就不是一把小米的事老子到這里來又不是求教育的,強買強賣都搞到我這當郡太守頭上來了,面對別人時手段又得多放肆
這老僧聽到李泰的回答后,面容頓時也是一僵,片刻后便又恢復如常,轉又不無感慨的說道“觀使君神采,不免追想舊年學法洛下時,曾共貴族諸長幸有交際,受惠良多,今與使君相見隴上,亦是前緣后報。使君儀表出眾、風格鮮明,名門復得佳士,也讓故人歡欣,贈經一卷,聊表賀意。”
他自聽出這瞧著挺帥的小伙子說話隱藏戾氣、不像一個善類,便也不再提那一把小米的事,轉而著員將擺在臺上經桉的經卷都拿過來,兩手平托遞向李泰。
這經卷也不是普通的經書,而是用精美的綢緞作為底襯,材質柔韌、表面細膩平滑的皮紙書寫而成,字體同樣端莊美觀,并用香料熏染浸透,本身就是一件不俗的藝術品。若再加上出于沙門大師之手這一特殊意義,流傳到市面上別說一把小米了,哪怕要價數百石粟米都不愁銷路。
李泰也不好計較他家長輩交游太廣闊、什么妖魔鬼怪都有交情,每每被人以此開場,總覺得平白低了別人半頭。
不過他今天到來也不是跟這老和尚置氣的,心里一點小情緒暫且放在一邊,趁著老僧轉在正殿接待自己的時候,稍作鋪墊便道明來意“今日來訪,除了瞻昂法師佛性尊容之外,另有一事相求。舊年河陰禍生,家父幸得天水閻信仗義相救,久久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