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地處山河表里的并州腹心地帶,乃是號稱東帶名關、北逼強胡的中原北門,乃趙國故邑、漢文潛邸,魏晉以降更成為區域之內無可取代的樞紐核心。忸
晉陽城筑造歷史悠久,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從戰國時期一座周回數里的小城發展壯大。五胡亂華的初期,西晉劉琨駐守并州以抵抗漢趙劉淵政權,將晉陽城筑造為一座周回二十余里的大城,也奠定了如今晉陽城城建規模的基礎。
六鎮起義發生后,爾朱氏先造霸府于晉陽,頗作土木營建。而等到高歡平定爾朱氏后,同樣也將霸府設立在了晉陽。
同這個時代絕大多數雄城大邑一樣,如今的晉陽城并不只是一座單獨的城池,而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城池宮苑所組成的一片建筑群。
晉陽城池規模最大的是北城區,其東為并州州城,是州郡官府所在地,其西則為晉陽郭城,是主要的平民居住區和商貿區。
晉陽郭城外有護城河名為風谷川,乃是汾水支流,在風谷川北岸的平野和山谷之間,還佇立著眾多的戍堡塢壁與城邑。這其中有的是六州鮮卑所駐扎的兵城,有的是往來胡商所建造的聚集地。
這一片區域雖然占據了晉陽城一半以上的范圍,但卻并非城池的主體。
晉陽郭城向南,依傍西山有一片恢宏華麗的宮殿群,不與郭城一體而自為一城。忸
這一座宮城名為晉陽宮,乃是去年渤海王高歡啟奏鄴城皇帝陛下所起造的一座別宮,規劃格局極為宏大,至今仍然還在建造之中,但也有一些宮室已經投入使用。
鄴城中的皇帝本就是一個傀儡,自然不會遠至晉陽宮來居住。因此晉陽宮用以安置的主要便是因罪沒官和戰爭俘虜的奴婢,這些奴婢們圈禁于此,也要竟日勞作,為晉陽周邊的軍隊制造各種軍服器械。
因此晉陽宮雖然擁有一個宮苑之名,但實際上卻是官造工坊,與宮城東側毗鄰汾水的諸軍器工坊連為一體,源源不斷的為大軍打制器械。
在晉陽宮的南部區域,密集排列著數座城墻高大堅固的子城,這些子城中無不駐扎著精銳人馬。在這些兵城拱衛之中另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堅城,這便是東朝霸府所在的大丞相府。
大丞相府南面便是晉水河道,河道兩側分布著大量的勛貴府邸,有的府邸規模本身便不遜于一座小城,內里居住著各自的親族成員與親信部曲。在這些豪邸的周邊,也分布著一些專為權貴們各種服務的商賈鋪業。
這些擁有著不同功能的區域,共同構成了聞名天下的晉陽城。而這還僅僅只是晉陽城本體建筑,若從更大的一個角度來看,晉陽城的周邊還分布著僑置的六州州城以及其他兵城,用以安置六州鮮卑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