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之前在洛川防籌措的給養物資,眼下正沿著河渠源源不斷的向黑水防城輸送而來,但是從黑水防城再往北去便沒有了水路可以借用,必須要仰仗人馬從陸路運輸北上。
好在眼下尚未正式進入秋收,黑水防城人力足夠,物資運抵魏平之后再輕裝返回,仍然可以不誤秋收農事。至于跟隨李泰至此的三千騎兵,便且先留下兩千人馬在黑水城就地補給,等到物資運輸完畢且視實際的戰術需求再陸續招引北上。
朱猛等幾名宿將在得知李泰此行北去還有要入寇晉陽的打算,各自眼神中精光閃爍,紛紛開口表示希望能夠隨軍而進。他們自然忘不了舊主公賀拔勝臨死遺恨,眼下有機會得以直入東朝腹心之地殺敵,自然是不肯錯過這一機會。
聽到幾人極力請戰,李泰心中也是不由得暗嘆一聲,想了想之后便點頭答應下來,實在不忍心拒絕這一請求,不過心里也明白想要憑著一場奇襲便直接攻入晉陽城中、對高歡的家人們造成實質性傷害,也是完全沒有可能。
他雖然沒有見過當下這一時空的晉陽城,但是作為爾朱氏與高家前后兩代霸府重點經營的大本營,顯然不會被輕易攻破。
其實李泰自己心里也有些擔憂,此番若真攻達晉陽,他留在東魏的家人們會不會也遭到東魏的打擊報復閎
不過這件事怎么說呢,他既然決定在西魏立足發展,那么同東魏敵對也是必然的。而且諸如獨孤信等西魏大將皆有家眷流落東魏境中,但也沒有遭到東魏的殘殺。
賀拔勝諸子被屠這件事也算是一個比較極端的特例,實在是他在戰場上把高歡逼得太急了,命懸一線而心有余悸,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高歡還不是兔子。
所以擔心東魏家人遭到報復而束手束腳,也完全就是杞人憂天、因噎廢食,且不說他還達不到被老大哥恨得咬牙切齒、急欲除之而后快的程度,他家人在東魏倒也并非完全沒有自保之力。
東魏所繼承的北魏人事本就極多,他們隴西李氏作為天下名門,在東魏的故舊人脈和關照較之西魏還要更多。
諸如他們一家所寄居的清河崔氏鄉中,他的表叔崔早在高歡信都起義時便前往投靠追隨,也因此頗受高歡優待。其他在鄴都和晉陽霸府任職的故舊親戚也是非常的多,即便因此見責,也會有人回護包庇。
朱猛等人離開,黑水防城也需有人坐鎮。李泰想了想之后便安排新進入其麾下的楊敷留守此間,并以幾員故吏為其輔佐。
將楊敷留置于此,李泰也是想讓他感受一下陜北這里的地域潛力和戰略價值,能與這些關隴土著們就此衍生出其他的利益互動那自然最好。同道中人搞得多多的,做起事來自然也就選擇越多。閎
此間人事安排妥當后,李泰便帶領前部人馬繼續北上。當他行經東夏州廣武城時,韓果也已經同李穆完成了職務交接,正式開始坐鎮廣武城,李穆則已經率領本部人馬火速踏上歸程。
這家伙大概還以為盡快返回華州還能趕得上追從大行臺與東魏大戰一場,卻不知大行臺根本沒有這樣的打算,著急忙慌的往回趕,注定是要空歡喜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