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只憑此間人力,也難在這么短時間內便營建如此雄城啊”
對于劉平的這一想法,李泰自是贊同的,此地后世稱為綏德,是秦晉關陜的交通樞紐,號稱西北的旱碼頭,若非雕陰劉氏依附而來后態度便一直誠懇有加,李泰也不會輕易安排他們入此謀生。
劉平聞言后便點頭道:“郎主英明,因為需要新筑城池,須得凍土解封之后才能夯造城基,年初幾月只是人物的籌備,一直到了四月才開始正式動工。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營造至此,除了郎主遺留在此的西河徒眾勤工之外,也在于夏州群眾的熱情相助”
原來參與這城池建設的,不只有李泰之前留在此間的人員,還包括了許多夏州境內的朔方胡眾。
李泰得知這一點后,不免更加的詫異,他原本還擔心此邊胡眾或許不會樂意雕陰劉氏等外來勢力入此定居,甚至都做好了雙方發生火并戰斗的準備,所以李雁頭入境后才要急于構建防事,正是得了李泰的授意。
但他卻沒想到,此境胡眾們非但不排斥雕陰劉氏的到來,反而還熱心的幫忙筑城,幾個月間用功數萬,才讓這座新城得以聳立此間。肯
他又仔細詢問一番,心中才漸有了然。
終究還是因為雕陰劉氏名聲在外,夏州各方豪酋早就跟他們有馴鷹交易,彼此積攢了不小的交情。而且此邊的人地矛盾也不像關中那么緊張,否則這些胡部也不至于拋棄此地轉去統萬城附近定居。當然也是因為來的是雕陰劉氏,若是別的胡部入此占地不走,照樣會遭到那些胡部的聯合驅逐。
李泰了解到這一點后也不由得感慨技術工就是吃香,雕陰劉氏有這種獨門的絕技,在這陜北地界還真挺吃得開。因其自身的努力,倒是省了李泰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之前李泰便曾向劉平許諾,只要這座北部防城營建可觀,他便為之爭取一個郡守之位。如今城池落成、雄壯可觀,他當然也不能食言。
若是之前,這件事他或還得請別人幫上一把,可是現在他本身便是新設置的綏州刺史,霸府又給了綏州兩個郡的行政單位,直接便可將劉平安置在綏州治下擔任郡守。
入城之后,李泰越看越是滿意,索性便直接將劉平任命為州府長史并行北朔方郡事,著其勘定州治邊界并主持州內籍民造冊,以盡快將州治民生大概情況上報霸府。
為了撫慰激勵為此出人出力的雕陰劉氏,他更打算將北朔方郡這個臨時的郡治名稱改為雕陰郡,恰好此城南側的疏屬山便又名雕陰山。肯
劉平既得新官加任,同時感情上還大感慰藉,心中自是激動不已,向著李泰連連叩拜謝恩。,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