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留守自營的劉豐便匆匆來到了中軍大帳,稍作見禮便被高歡示意趕緊落座,然后高歡便將晉陽傳來的信報就席傳遞給了劉豐。
劉豐在看完之后臉色也陡地一變,旋即便避席作拜道“大王何事吩咐,臣即刻起行”
眼見劉豐作此表態,高歡也滿意的點了點頭。晉陽城當然要援救,可若是選擇別的將領前往,諸如那些出身六鎮的督將,各自都有眾多親友在軍,絕難保持機密。
同時為了保證軍心不作動搖,他也不可直接抽調太多人馬離開前線向后回援,那就需要率隊回援的將領有著出眾的軍事才能,而非只會依仗人多勢眾的庸類。
數遍帳下諸將,唯獨劉豐完美的滿足這兩個條件,所以高歡第一時間著令將劉豐引入。此時眼見劉豐也領會到自己的想法和意圖,他便又沉聲說道“大軍頓于此境,若知晉陽危急則必軍心不穩,倉促回撤、軍勢更壞。必須先遣精兵名將歸定局面,家事后路便盡付將軍了。”
劉豐聽到這話,更加的激動不已,連番頓首于地并大聲道“大王如此信任托付,臣必肝腦涂地、以死相報”
對劉豐的品格和能力,高歡全都比較放心。事不宜遲,為了掩人耳目,他當即便著令劉豐引所部一部分人馬、自己又配給一批霸府親衛合計三千人馬,以督運糧草為名趁夜離開大營,即刻北進奔援晉陽城。
劉豐身受高王重托,自是不敢怠慢,率領人馬晝夜兼程,一路都未停留,第二天傍晚便已經行過大半路程,穿過五六百里的距離抵達了汾州境內的文湖南側。
文湖是汾水西岸方圓百余里的一片湖澤,在經過長達一個晝夜的奔馳后,哪怕劉豐所部人馬俱是精銳,此際也已經是疲憊不堪,急需休息進食。
劉豐的部將當即便提議不如轉去附近的靈州城休息一夜,順便歸家探訪一番。日前稽胡入寇六壁城的消息也早已經傳遞到了玉璧大營,靈州城正僑置于此境中,故而劉豐的部將們也很擔心家室安危。
但劉豐在想了想之后卻搖了搖頭斷然拒絕,高王對他如此信任,如今晉陽危況尚未解除,他若是貪圖便利而順道歸顧自家,實在是辜負這一份信任。
不往靈州城去,左近能夠補給三千人馬的地方卻也不多,劉豐只能著令將士們暫忍饑渴,繞著文湖西岸繼續北進,在文湖西北位置還有一座兵城名為豬城,規模足以容納大隊人馬歇腳休息。
過不多久,豬城城池輪廓依稀在望,但是劉豐派往提前傳信的斥候卻神情慌張的策馬而回稟告豬城似乎已經失守,城頭并無旗語宣示,而且在城北還駐有大量軍伍,觀其營地規模起碼有上萬之眾。
劉豐聞聽此言后也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親自策馬入前察望,所見皆如斥候所稟,頓時便心緒不寧。
這一部人馬明顯不是國中軍隊,竟然出現在此境之中,或許是入寇晉陽的賊軍、又或者攻打六壁城的稽胡,但無論是哪一種都絕對算不上是什么好情況。
但在心驚之余,劉豐也注意到這一部人馬應該到來的時間也不算太久,豬城城墻還有明顯的破損、應該是戰斗留下的痕跡未及修復。
至于其城外的駐營則就更加明顯了,甚至連柵欄營墻都還沒有設置起來,許多營帳就這么直接暴露在外,并直接可以看到營地中人馬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