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詧家宅東跨院里,就居住著一戶從江東投奔而來的人家,乃是瑯琊王氏的王沖并其妻兒家眷們。
江東戰事平定之后,盡管陳主陳昌并其朝士們暫時還待在江北秦郡,但江東的軍政事宜已經完全為大唐遣員接掌處理。并且朝廷還幾下征令,將江東一些世族名士召入長安。王沖本身便家世出眾,而且還是梁武帝蕭衍的外甥,自然也榮列朝廷征召的名單中,攜著一下老小匆匆北上長安,心里是否樂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王沖在南陳時官居高位,但是來到長安之后自然便沒有了這樣的待遇。尤其如今朝廷更多的精力還是用在了處理江東的軍政事務上,對于他們這些來到長安的江東時流僅僅只授給一個散秩虛榮,還沒有進行實際的任命。
王沖一家人在長安連個住處都沒有,若非蕭詧念著彼此間的親戚關系將其收留邸中,一家人在長安生活想必會更加的落魄。但是寄人籬下的日子終歸不是太好受,加上際遇的落差讓王沖本就頗為敏感,所以心情也常常倍感苦悶。
這一天,王沖外出訪友,返回蕭詧家中借助的跨院中后,剛剛走進房間里,他便皺眉說道:“舍內這樣陰冷,還不快生火取暖!”
時下已經進入深秋,關中氣候也開始變得寒冷起來,這對于久居江東的王沖而言自然有些難捱,所以只要呆在家中,就會讓家人生火取暖。
然而他這里話音剛落,旁邊家人便一臉為難的說道:“啟稟主公,今日梁公府上管事來告柴炭支用太多,取暖需待霜降之后才會每旬加給一個時辰。”
王沖聽到這話后臉色頓時微微一變,悶坐房中好一會兒才起身嘆息道:“叨擾多時,舊親已成惡客,若再繼續逗留,怕是將要成仇,可以離去了!”
他倒沒有多少埋怨蕭詧的意思,只是有些自怨自艾。須知他單單兒子便三十幾人,加上家奴妻妾并兒女家眷們,那是幾百人的一個大家庭,住在蕭詧家中數月之久,所占用的屋舍甚至比主人家還多,蕭詧一直沒有發聲驅趕,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雖然自覺應當識趣離開了,但王沖卻不敢直接返鄉。今日他外出打聽消息,得知南陳朝廷的文物禮器、儀仗鹵簿等物已經送到長安,據言陳主陳昌也會在年末正式的入朝臣服,宣告南陳國祚正式終結,到時候他們這些江東人士也將要一同入朝接受安置。
在這樣的時機下王沖自然不敢輕易離開長安,且不說會不會錯過朝廷的封授安排,他是被點名征召到此,結果卻私自離開長安,若遭御史彈劾舉報,怕是少不了要以抗命論罪,到時候可就不只是自尊心受挫那么簡單了。
其實王沖倒也并不是完全的不識趣,他家名門世族、世代官宦,自然也頗有積儲,此番舉家北上來到長安,也將家資帶來不少,是有在長安定居的打算,所以來到長安之后便一直在訪買家宅。
只不過他家人丁實在太多,加上對于居住環境又有不少的要求,能作的選擇實在太少,遲遲都沒有找到心儀的宅院。
此番蕭詧家奴已經撂了臉子,且不說是否主人授意,王沖也意識到若再繼續賴下去,親戚可能都要變成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