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云子道:“用藥呢?”
白堯或書道:“草藥生長在土里,春夏秋冬四時受日月滋潤,也就有寒涼溫熱四種藥性。
對癥入藥,寒者溫之,熱著涼之。
不過如此,千變萬化,也是探精求微之人才可以掌握的”
無云子道:“哈哈,也算略有見解”無云子好像很開心,指著天和地繼續道“你看著天地之氣!”
“恩”
白堯或書道:“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
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天上**不過天地二氣的顯象。
天氣不升,地氣不降。
天氣不降,地氣無以升
就像西荒旱海,廣闊無垠,全是沙漠,**很少。”
無云子道:“很好,你對陰陽的看法?”
白堯或書道:“陰陽無處不在。
高山白雪皚皚,陰達到極點,沒有陽氣,生命何談。
烈火之中,陽達到極點,沒有陰氣,也沒有生命。
唯有陰陽平衡的地方,才是孕育生命的地方”
(本章未完,請翻頁)
無云子道:
“不錯,可以借物形象說明一下嘛”
白堯或書道:“比如說土,土只有陽沒有陰的話,就會干涸成沙漠
土只有陰沒有陽的話,則會冰天凍地,萬物不生”
現場有的人聽的明白,有的人聽的恍惚,有的直接聽不懂走了。風淵辰總覺的這些話哪里聽過,風輕輕卻聽的無味,想拉花之之去別處看看,可花之之卻聽的津津有味,臉上似有驚喜似有迷茫。
“什么都知道,你為什么還沒有突破元氣屏障,難道你只是嘴上很厲害,但是實際卻很懶惰的嘛”
或書朝那一看原來是一名中年男子,看服飾應該是名大巫祝。或書也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道:
“以前確實是很刻意去領悟元氣,后來發現確實沒有天賦。其實領悟到元氣或者沒有領悟到元氣又有什么區別呢?就像錢貝一樣,有一個錢貝與有很多錢貝又什么區別呢?我只是在做自己改做的事情,順應這天時。”
“借口,這般年紀應該是不畏艱險,多多跟隨師長學習,不管什么樣的宗科對方國有用都應該拼搏一番,所謂多多益善。”
白堯或書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危殆也。人的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危險的。我現在主要學醫道有關的宗科,至于元氣只能依靠機緣了。”
大祝剛要說話。無云子打斷了大祝
“小友,醫理不錯,實踐不知道怎么樣呢?”
白堯或書心想以前都是二仲師在做,自己雖然很少單獨診治,但是基本的應該還是懂的。
“學藝不精,但在需要之際可以略施一二”
無云子道:“小小年紀,也不容易了。看那邊有很多藥材與針具,簡述一下藥的配伍,并且可否做一二副丹藥來。”
白堯或書道:“這有何難,
一年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藥性也有寒、涼、溫、熱,
丹藥在人體的趨向也不過升、降、浮、沉。
春夏溫熱,丹藥在人體就是升浮;秋冬寒涼在人體就是沉降。
五行則是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土居中化。
藥也就有五種味道:酸、苦、甘、辛、咸。
丹藥配藥也不過君、臣、佐、使,寒者溫之,熱者涼之,達到陰陽平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