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遲吹的曲子是送葬名曲大出殯。
曲調緩慢激昂,時而高昂激越,時而低回沉郁。
悲傷伴隨曲子籠罩在整個喪禮上,有人默默抹淚,有人哀戚大哭。
張家兄弟姐妹更是跪下痛哭連天,煽情能力可見一斑。
聽到這首曲子,想起我過世的爺爺,眼淚真的是止也止不住。
別說了,已經哭完半包紙巾,好奇怪啊,我以前再eo也沒有這樣子。
我以為是我淚點太低,原來大家都一樣
我戴耳機聽,我男朋友問我為什么哭得像狗一樣我把耳機拔了,現在電腦前有兩只狗抱頭痛哭
桑遲這一曲嗩吶的感染力實在太強了,連隔著屏幕的網友都會受到影響,更不用說在場的人。
等到桑遲一曲終了,對面的管樂隊成員才如夢初醒。
隨之而來的就是緊張的危機感
吹得這么好,把她們襯托得既不專業,又得寸進尺。
張家人聽了不會把她們辭退吧
她們辛辛苦苦坐船上島,只是想拿喬多掙些錢,不是真想不干的。
幾人商量過后,覺得就算演奏得沒有桑遲好,至少態度一定要擺正了
于是她們緊追而上,拿出十二分的氣力,也演奏了一首送葬名曲。
這一曲結束,她們感覺自己的魂兒都要跟著升天了。
太賣力了
除了剛入行的時候,她們哪一次有這么賣力過
沒等她們一口氣緩過來,桑遲架起二胡又出場了。
二胡的音調沒有嗩吶那么高,卻更能演繹出那種悲痛哀愁的情緒。
管樂隊的成員聽得一邊抹淚,一邊咬牙憤慨。
對面這妹子到底怎么回事死的又不是她親爹,至于和她們這么剛嗎
可桑遲就一個人,她們比不過技術就算了,難道還要輸陣
那樣以后誰家白事還愿意請她們
于是一場新的掰頭又開始了
等到喪禮結束,張家兄妹一個個都哭成了核桃眼。
可嘴角卻是向上揚的。
這場喪事,別說是島上,就是整個縣里,也是頂頂風光體面的。
桑遲演奏得實在太好了,無論是嗩吶還是二胡都給了送葬來賓絕對震撼,沒看到吃席的時候,還有人在討論剛才的民樂和西洋樂的掰頭,都夸桑遲給民樂爭光,張家過世的夫妻要是聽到了,一定會歡喜不已。
那叫一個聲入人心
尤其是管樂隊的那些人,離開時氣若游絲接過三千塊錢的模樣,讓張家人狠狠出了一口惡氣,當即要給桑遲包大紅包。
桑遲婉拒,“都說了是我要送張老爹一程,談錢多傷感情啊。”
這話張家人愛聽,也不繼續客套,讓桑遲帶著三個小孩去等吃席,說什么也不讓桑遲再去當廚師忙活。
還給他們單獨開了一桌。
雖然是在偏遠海島,但辦席吃的是真不差。
鮑魚龍蝦應有盡有,加上各種純天然海魚、海螺、海膽等滿滿湊了一大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