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們真的能碾壓匈奴,對匈奴有必勝把握的話,那朝堂上根本就不會討論打不打,和不和親,更別說贊同和親的官員數遠超過要開戰的官員數了。
會出現這一情況的核心就是在于。
他們沒有勝利的把握。
不是必勝,是沒有勝利把握。
自開國到如今,他們與匈奴開戰最好的結果,無非就是在自身損失不小的情況下,把匈奴攆出去,然后再和談。
從未給匈奴造成傷筋動骨的損失。
這種情況下,何來必勝把握
所以糾結為難許久后,建元帝也只能臉色很難看的搖了搖頭,并咬牙道
“難道只能繼續受辱和親”
“其實自文帝始,你皇祖父就想對匈奴動兵了,也正是因為相關謀劃被匈奴那邊知道,冒頓單于之子老上單于才會悍然率十四萬騎兵入侵,百姓死傷慘重,匈奴巡邏和偵察的騎兵甚至一度到達甘泉,逼近長安,后朝廷耗費極大代價,以及匈奴搶夠了撤退,方議和親。
唉,所謂和親,不過迫不得已,只能花錢買平安罷了,而且其實也不算平安,匈奴還是會時常小范圍入侵劫掠。
即便開放了互市也是如此。
畢竟交易哪有搶來的快。”
白圣以前是看不起和親的,但當深入了解如今的情況和匈奴的實力之后。
卻也不得不感慨。
確實是不得已為之。
而且大乾這邊并不是真的就一直甘于和親送錢,他們也有努力,比如說文景兩帝都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消除內部的隱患,也就是諸侯王們的勢力。
同時還有借和親交易深入匈奴。
繪制地圖,摸清行蹤等等。
可以說在此之前的幾十年,大乾這邊其實一直都有努力,也有做準備,時刻準備著復仇,跟全指望歲幣投降來保住國土的宋,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大乾這最多算是臥薪嘗膽。
“繼續和談吧,不過和親就沒有必要了,送點銀錢,以及放松互市條件。
這次哀家也要摻和一腳。
哀家準備派人去那邊,不限量的收購羊毛,三錢一斤,有多少要多少,另外哀家還準備了一批精鹽,冰糖,瓷器以及茶葉,正好也能販賣給匈奴,與他們換一些牛羊馬之類的牲畜回來售賣。
香皂之類同樣能高價賣給他們。”
這段時間白圣并未閑著,一些技術含量不高,只是需要點技巧的東西,她基本都讓工匠們制造了出來,正好如今缺乏制作香皂護膚品的油脂,棉花更是還不知道在哪,多買點羊毛回來,羊毛上洗出來的羊毛脂,可以制作香皂等產品,干凈的羊毛則可以紡織成羊毛線。
簡直就是一舉多得。
和親實際并不是單指嫁個公主,或者嫁個宗室女過去,匈奴那邊要的也不是一個女人,他們要的是錢物,本質上就是送錢物和女人求平安,但大乾把送去的錢物說成嫁妝,聽起來會好聽點。
而且過去也不是每次和親,都要嫁宗室女,有時候就單純送點錢物也行。
匈奴的所謂和親。
其實跟過來要保護費差不多。
此時白圣的內心雖然也不是很想和談,但她才剛來,基本沒什么準備,同時衛青不過十七八歲,霍去病也就五歲左右,而除了這兩位,白圣還真不記得本朝有誰能夠大破匈奴,畢竟衛霍兩人去世后再次征討匈奴,基本都是大敗。
李陵、李廣利等人還投降了匈奴。
即便想靠科技的力量,靠技術碾壓匈奴,那也得讓白圣茍著發展幾年啊
所以她只能支持和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