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完還沒忘了詢問道
“你給朕仔細說說,皇祖母她為什么要這么跟朕說,百畝地只需要繳納三畝半地的算賦,這難道還算多嗎,多那么兩三畝的收成,能有多大的好處啊
少了兩三畝地收成又有多大影響
還能把他們全家給餓死不成”
“陛下,不若臣給您做個推演,如果您答應了太皇太后提的那個要求,并且現在就去種地,順利獲得三百石粟米的收入,然后我們就以這三百石粟米為基礎,扣掉您的花費以及繳納的賦稅。
直接模擬也能有效果,只是可能沒太皇太后所說的那么做,印象深刻。”
大司農其實還挺贊同太皇太后的。
所以此時當然也愿意按照太皇太后所描繪的思路,努力勸誡一下建元帝。
“那好吧,你來算算要交多少錢”
建元帝很無所謂的說道。
“就按五口之家來算,首先是三十稅一的田租,需要繳納十石粟米,其次是算賦和口賦,需要繳納三百文,一石粟米只能賣三十文,所以也需要十石。
獻費,八十到百文。
所以約摸要再賣出三石粟米。
每年需要服一個月的更役,陛下是親自去服更役,還是花三百文錢呢”
大司農算了一下便繼續問道。
“當然是花錢,三百文而已”建元帝那邊,則相當理所當然的爽快說道。
“兵役兩年,想來陛下應該是同樣花錢,但普通百姓想要攢夠一次性繳納兩年兵役的更賦,應該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只能每年努力攢上一個月更賦,這樣攢上二十年,兵役的更賦就夠了。”
“這里的花銷就是整整四十三石。
五個人的日常吃喝,大概需要一百石,注意了陛下,這里的吃喝不是指大魚大肉,只是餓不死的標準,祖宗祭祀需要三百錢左右,同樣需要花費十石。
衣物被褥花銷要一千五百文。
這還是在很多衣物被褥能夠用五到十年的情況下,均衡計算下來的花銷。
到這,兩百零三石就沒有了。
這是沒有任何苛捐雜稅的情況,如果把苛捐雜稅算上,把日常需要吃的鹽算上,每年能余下五十石糧就不錯了。
那還是不能有任何婚姻嫁娶,本身也不能生病,更不能出現額外收稅,以及各種意外情況時,才能夠做到的。”
說到這,大司農便沉默了。
并抬頭看向建元帝。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