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憤怒,但白圣說了一會,也覺得有些無奈,因為建元帝不知民間疾苦也不能完全怪他,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去接觸,甚至他連長安城都沒有出過。
而長安是大乾最富裕的地方。
不管什么樣的國家,如果連首都都民不聊生的話,那這國家根本就撐不下去,而大臣再怎么稟報某地受災,也不可能寫的太過于詳細入骨,最多就是提兩句民不聊生,餓殍遍野,但對于從未親眼見過的人而言,這些形容詞是很抽象的,他們很難在腦海當中構建出具體的畫面,很多時候,文字給人帶來的震撼確實遠不如圖片,更不用說影像了。
未來很多人覺得某些文字給他們帶來的感觸很深,很可能并不是文字的力量有多強大,而是他們在一些影視劇當中,或者紀錄片當中,見過類似畫面。
所以在看到那些文字的時候。
有能力在腦海中構建相應影像。
就跟沒有挨過餓的人,很難體會挨餓多么難受一樣,從未接觸過某些具象畫面的人,也很難靠文字構建出畫面。
所以建元帝現在這樣。
完全是環境和經歷使然。
不提建元帝自己是如何思索,以及有沒有找大臣回去協商,白圣回到長信宮后便立刻派人找來已經學會白描和素描技法,專門負責書籍插畫的畫師,讓他們按自己的要求,繪制民間疾苦圖。
大體就是百姓瘦骨嶙峋之樣,受災時賣兒賣女之凄慘,真實大災之后餓殍遍野的模樣,瘟疫橫行的模樣,至于更加殘忍一些的,白圣最終還是適當收斂了點,沒有讓那些畫師完全繪制出來。
雖然建元帝的心理承受能力應該還行,但畢竟前頭有被呂后做人彘嚇死的惠帝前車之鑒在,所以當然得收斂點。
畢竟那些可都是寫實的白描,甚至于素描圖,萬一嚇出問題可就不妥了。
白圣很清楚,她不太可能讓建元帝巡視天下,而且即便建元帝巡視天下。
也不一定能看到真正的民間疾苦。
所以她只能退而求其次,讓畫師繪制一些對應的圖片讓他看,想來具體效果怎么都比寫勸誡文章,或者說直接口頭描述要好些,但凡有些良心,看到那些圖,應該都能夠心生憐憫慈悲心吧。
普通百姓光活著就已經很艱難了。
怎忍心繼續壓榨
第二天朝會一結束,建元帝就過來拜見白圣,并表示自己能不能先聽聽所謂的稅法改革,然后再考慮是選擇前者賠償六十億,還是選擇后者同意改革。
沒錯,他是既心疼錢,又擔心白圣的稅法改革實際就是糟粕,真采納了只怕影響更大,所以想先聽一聽再考慮。
如果實在無法接受的話。
那還是賠償吧。
畢竟他可丟不起被祖母追債的臉。
這時候白圣沒有急著說自己的稅法改革意見,而是將那些畫師連夜趕出來的幾十張民間疾苦圖拿出來,遞給他
“那事不急,你先看看這些。
哀家知道你不知民間疾苦是沒機會知道,讓你直接去災區了解情況也不太可能,所以就先看看這些圖吧,這圖已經很收斂了,現實情況只會比圖里面更慘,而不會比圖里更好,你仔細看看。
看完后哀家再說稅法改革的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