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結果就是,李榮在逛街過程中發現,外面好像跟長輩說的完全不一樣。
最簡單直白的一點不同就是。
鹽并不像他們所說的那樣,需要拿著戶籍,或者身份證明限量購買,在價格十分昂貴的同時,質量還相當之差。
會摻泥土,甚至于沙石。
現實是,至少李榮發現的現實情況是,鹽糖等調味品,甚至于就連胡椒之類的昂貴香料,不僅什么身份證明材料都不用隨便買,價格方面還特別便宜。
雪鹽兩文一斤,冰糖十文一斤。
胡椒也不過一兩銀子半斤,跟長輩們傳說中的價比黃金根本不是一回事。
而李鴻買的鹽一直是三百文一斤。
還說是同為世家的友情價。
這時李榮顯然不會傻到,再去找原來的那個固定渠道,買三百文一斤的高價鹽,他是直接在調味品鋪子里買了上千斤鹽,幾百斤糖,以及其他各種調味料。至于打聽消息,他也沒去找原本的固定渠道,因為他在調味品鋪子掌柜那邊看到報紙,問了一嘴,然后就特地去最近的報刊亭,把那家報刊亭里所有能找到的舊報紙,全部都打包買了回去。
他家一直有堅持練武,所以這些東西雖然重量不輕,加起來有將近三千斤重,但李榮還是在商家幫忙將東西運到城外后,把那些東西全部搬上出來時自帶的大型推車上,一個人硬推了回去。
并且一回去就趕忙向他爺爺,也就是李家的現任家主,說了這些個情況。
在查看完物資的品質后。
李榮的爺爺李章德,也是滿腦袋疑惑,嘴里還嘀咕著怎么會這樣,有史記載以來就沒聽說過鹽能賣這么便宜,而且質量還這么好,其他東西的價格也便宜的嚇人,便宜的讓他有種,他們家是不是已經當了好幾十年冤大頭的感覺。
等他又看了幾張報紙后,更是直接把李榮攆出去,一個人待在屋里,就著糕點濃茶,愣是看了兩天一夜的報紙。
然后紅著眼,召集族人開會。
會議一開始他就讓自己孫子李榮詳細交代了一下,出去的所見所聞,著重介紹新買來的那些物資品質以及價格。
然后話還沒說完,李鴻兒子李全邑便趕忙站起來,滿臉不可置信的吼道
“這不可能,你是什么意思
你的意思是說我爹貪污了購買那些物資的款項,真是可笑,就算你要誣陷我爹,也找個靠譜的理由,你就是說這些鹽賣二百五十文,甚至兩百文一斤。
可能都有人相信。
但你說這些鹽賣兩文錢一斤,是把我們當傻子糊弄嗎,這怎么可能,別說是鹽,就是糙米兩文一斤你也買不到。
族長,你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稍安勿躁,我也沒說你爹貪污了款項,鹽百年前買的時候就是三百文一斤,過程有時候還會漲,而且如果對你爹不信任,也不可能讓他采買五十年。
但李榮這小子此次買回來的鹽。
確實是兩文錢一斤。
區別在于,他不是通過原本固定渠道購買的,而是一個人貿然進城,在城里那個叫什么糧油百貨商鋪里面買的。
不用戶籍,價格便宜,對了,購買的時候還不限量,只要有貨,隨便買。
可見問題不是在于你爹,而是在于我們原本依賴的那個固定渠道,他們純粹在欺負我們不知道外面的時事變遷。
不知道外面的物價變化。
如今的新朝,應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甚至于超出我們想象的變化。”
李章德趕忙站起來,一邊示意李全邑別急,一邊順帶解釋前因后果,說完還拿出糧油百貨商鋪出具的收據等一系列證據,表明他和他孫子并沒有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