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李淵連竇太皇太后都不如。
介于趙武靈王與乾隆之間。
趙武靈王,提前禪讓,傳位給自己次子,結果惹得大兒子不滿,最后被圍宮餓死。乾隆禪讓給自己的兒子,但依舊手握大權,他那兒子只能算兒皇帝。
李淵呢,被逼禪位,但沒被殺。
雖然失去權力,可至少命保住了。
至于他為什么比不上太皇太后,當年的竇太皇太后好歹手握兵權,同時孫子在孝和禮的約束下,也不敢對她做些什么,而李淵呢,他是真一點權利都沒有,但凡他敢有重新染指兵權的想法。
李世民就能讓他連夜暴斃。
殺兄戮弟都已經做了,倒也不缺個弒父之名,李淵能活著,并不是李世民有多么孝順,是李淵自己識趣懂事,但凡他稍微有一點不懂事,還野心勃勃。
那他便活不了九年之久。
實際來講,原身退位后就被軟禁了起來,監視了起來,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最開始幾年,李世民對他的態度是既想他死,又怕他死,想他死,當然是因為太上皇死了,他皇位坐的才安穩。
不想太上皇死,主要是他搞的玄武門之變影響實在太惡劣,要是太上皇再莫名其妙,沒個正當理由去世,很難不讓人懷疑是他動的手,到時他在民間的名聲就更沒法聽了,而且殺兄戮弟的影響,也遠遠沒有弒父殺君的影響惡劣。
所以剛開始那幾年。
他是真不太敢讓太上皇駕崩。
但隨著他皇位逐漸穩固,同時還有很多功績,文治武功也都相當出色,太上皇活不活著就沒那么重要了,只要不是他親自動手,怎么死,其實無所謂。
甚至于要是真活得太久。
他反倒還會有些擔心。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白圣有再多的想法,也很難去實行,別說培養死士親信,或者培養自己的勢力了,她寫封信送出宮,信件都得被來回翻看幾遍。
要享受,只要不過分,李世民肯定會盡量滿足,其他的,就別想屁吃了。
自由都沒有。
對付世家門閥和扶持李恪,就更無從談起了,但勝在白圣并沒有與原身約定時間,所以只要她和李恪不死,未來總有機會,因此白圣也就剛開始稍微焦慮了會,很快便放寬心,并安心修煉。
健康活著,未來才有無限可能。
太極宮,兩儀殿。
內侍王德收到太上皇所居,大安宮傳來的消息后,立刻走到貞觀帝邊道
“圣人,太上皇大病已痊如今已經能夠下榻行走,今日晚膳還喝了兩碗粥、三碟點心、兩壺茶,另外嚷嚷著嫌食物太素,要吃烤全羊,膳食監的負責人怕出事,所以未敢聽從太上皇命令。
太醫說太上皇脈搏強健”
“”不用說,李世民此時確實是滿腦的疑惑,昨天不還說太上皇可能命不久矣,讓他提前做好準備嘛,甚至于他都準備好,讓太子和皇后過去伺疾了。
怎么才一天的功夫,就從氣若游絲變成脈搏強健了這變化真的正常嗎
“你確定沒有傳錯消息
是太醫那邊給太上皇用了什么靈丹妙藥還是請到了什么神醫有秘術”
雖然詫異,但李世民倒也不覺得是太醫誤診,畢竟前兩天他還親眼去見過他親爹,當時確實是氣若游絲,命不久矣的樣子,現在他這么問,主要是太上皇是不是回光返照這話不太好直接問。
“大安宮內宦確實是這么說的
至于靈丹妙藥和神醫,之前太上皇已有一天一夜未進食,也未曾喝藥,似乎就是突然自己好了,并未吃藥,也沒請什么神醫,不過給太上皇診脈的太醫已經回來了,圣上要不招他來問問”
王德可不敢擔責,更不敢胡說。
只能盡責的做個普通傳話筒。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