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們也不考慮考慮,李承乾脆弱的心理,受得了受不了這么大壓力。
時間一晃就是四年。
這一年是貞觀十四年,李恪經過這四年的發展,雖然依舊沒能籠絡多少官員和世家門閥的支持,但私下他不僅靠著各種先進技術,攢下了數量極其龐大的資產,還靠著各方面合作,成功整合了很多沒世家門閥背景的中小型商會。
除此之外,相對高產一些的糧種以及更加簡單便捷的農業用具,也早就已經準備好,只等找機會上獻并邀功了。
白圣給他制定的方案,就是籠絡整合工商階級的力量,獲得農民的支持。
只有這樣才能打下牢靠根基。
不至于被世家門閥一擊即潰。
相比較于李恪的暗暗積攢底蘊,李承乾的太子生活,是真不好過,白圣有時候看著他的遭遇,都覺得他挺可憐。
作為太子,他所承受的期望值。
實在是太高了。
就如普通百姓依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般,作為太子的李承乾更是被他父皇,乃至于被滿朝文武,寄托了太高的期望。在白圣看來,他們哪是希望李承乾成為一個合格的太子,他們是希望李承乾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圣人,不能有任何一絲瑕疵缺陷的那種圣人,必須得是個完美太子,才符合他們的期望。
年初蓋個房子,也不是很大,跟李世民最近這些年蓋的那些建筑相比,簡直都能用破茅草屋來形容,然后于志寧就上疏批評他過于奢侈,乃昏庸之舉。
浪費民力,浪費金銀。
與宦官玩樂,其實也沒玩什么過分的游戲,游戲嬉鬧的時間,更是跟白圣大安宮里剩下那些妃嬪,每天打麻將花費的時間沒辦法比,五分之一都不到。
于志寧就說他此舉猶如胡亥。
甚至于寫了諫苑二十卷,進行勸諫,二十卷,不是二十頁,二十張。
最可怕的是,這樣的諫臣可不止一個,還有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征、劉洎、岑文本與馬周,他們全都是東宮的輔臣諫臣,且有資格上疏,指責,也就是挑李承乾所作所為的不是,以及應該怎么怎么做
為了表現自己的能耐。
他們甚至于開始攀比起來。
詞措一個比一個兇狠,言語一句比一句鋒利,根本不怕死的挑刺和上疏。
光這么講,有些人可能還難以有什么共鳴感,稍微換算下李承乾的遭遇大概可以這么理解,那就是他爹給他請了十個輔導老師,這些輔導老師除了正常上課教學之外,閑暇時間專門盯著他。
一旦發現李承乾做的某件事,不合乎圣人規勸,或者說不合乎他們想象中的完美太子形象,他們就開始勸誡了。
比如上課開小差,下課多玩了五分鐘,又比如說吃飯的時候浪費了不少米粒,半夜起來偷偷聽音樂,這些都是他們不認可的,而且他們的勸誡還不是和聲細語講道理,是直接指責,怎么難聽怎么來,怎么扎李承乾心窩子怎么來。
親爹聽了看了,還夸他們盡責
是自己這兒子不行,不聽話
太讓自己失望了等等
怎么形容呢這些遭遇白圣光是想想,光是在邊上看著都覺得很窒息啊
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下,發瘋變態和抑郁自殺,完全就是五五開嘛,除此之外,白圣真想不到還有什么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