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必要冒風險去逼宮造反。
只不過李建成遇到了個不跟他講道理的李世民,再怎么想著不犯錯,過幾年便能順理成章登基也沒用,被殺了。
然后就有人勸李承乾。
當年先太子李建成跟你也是同樣的想法,可結果如何呢,不能心慈手軟
緊接著,他的想法就又變了。
是真的一直在變來變去,始終沒能徹底下定決心,并且想著雷霆出擊啥。
過完年,李承乾還沒準備好。
等到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年初魏征就病重去世,李承乾作為他的弟子,雖然不需要守孝,可好歹也得表示表示。
所以逼宮造反的事又因此耽誤了。
等再有想法的時候已經是三月,這個月發生了什么呢,李佑提前造反了。
只堅持了一個月時間。
人就被抓到了長安。
并通過三堂會審牽連出不少人,同時也牽連出了太子李承乾,他們造反計劃耽擱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再加上知情者也并非就那么一兩個人,所以,最終被李佑給牽扯出來,是真不算冤枉。
消息一出,李世民可謂深受打擊。
就差當場吐血的那種打擊。
他沒想到一個兒子在封地公然造反還不算,太子也在謀劃著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他不明白,原來那么聽話懂事的太子哪去了,事情怎么會變成這樣
難不成真是他父皇的詛咒應驗了
依稀還記得,玄武門之變的當天晚上,他那父皇李淵,痛徹心扉道“汝殺吾子孫,他日汝子孫,亦復如是”
如今這個詛咒好似應驗了。
他兒子確實在模仿他。
只是沒能如他那樣成功。
太子李承乾妄圖造反一事,影響極大,太子黨,魏王黨,武德舊臣,中立黨,保皇黨,有的害怕,有的高興,有的看熱鬧不嫌事大,有的覺得是報應。
并都在翹首以盼,等待結果。
太子黨在等著,他們的結果是被屠殺還是被流放,魏王黨則在等著,什么時候提立魏王為太子的時機,最恰當。
無數世家門閥和武德舊臣,在等著看李世民這個造反起家的家伙,究竟會如何面對走上他老路的兒子,是如同對付先太子李建成那樣斬草除根,同一脈系所有男丁全部趕盡殺絕,還是怎樣
還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大,或者已經看出李世民心事,但就想給他添堵的。
已經開始呼吁造反者必須死。
就是不知道他們提的造反者,究竟是指太子李承乾,還是在暗指李世民。
指桑罵槐,發泄不滿。
不過即便如此,李世民也終究不愿意殺了自己這個嫡長子,但是除了嫡長子之外的其他人,殺起來他就沒有什么顧慮了,包括另一個造反的兒子李佑。
甚至他還暗暗覺得,自己兒子興許本質還是好的,都是那些奸佞攛掇,方才如此,所以那些奸佞小人必須要死
相應抄家賜死旨意已經寫好了。
就等明天在大朝會上正式宣讀。
而白圣這時候的原計劃是,過兩天去把已經被廢了太子之位,并且即將流放的李承乾要過來,陪自己住大安宮。
如果李世民,真的如史書上所寫那樣十分寵愛李承乾,舍不得將他流放。
應該會順水推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