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尉遲敬德為了避嫌,直接起身告辭離開,不參與他們接下來的謀劃,而在場其他人此時也有些猶豫,如果一切照舊,他們似乎并非不能接受。
甚至于如果繼位者,依舊還是李世民子嗣的話,那就更沒有必要折騰了。
直到李世民表示,太上皇更屬意李恪繼位,長孫無忌才跟被踩著尾巴的貓似的猛地跳起來,言詞激烈表示反對。
并開始積極勸說其他人。
不過其他人雖然表面答應幫忙,但其實內心真實愿意幫忙的意愿并不強。
因為李恪繼位,與其他李世民的皇子繼位,對除長孫家之外的其他家族而言,區別并不大,甚至于弘農楊氏還巴不得如此,只有長孫家的損失最大,不但會失去國舅之位,還有可能會被繼位之后的李恪忌憚,甚至于設法拔除掉。
畢竟人家背后的弘農楊氏也不弱。
有自己的舅家可以用。
何必去用別人家的
正因如此,此次私下商討并未得出一個準確結論,或者說準確計劃,只得出了一個接下來的大體規劃,那就是必須得設法試探一下太上皇,確定太上皇的能力究竟有多厲害,然后再考慮下一步,不清楚太上皇的底氣,以及有什么詭異能力,無疑會大大增加失敗概率。
與此同時,相關消息已經在長安城傳開了,要求各地王爺回京的旨意也正快馬加鞭下達,膽大的準備看熱鬧,膽小的已經要么準備離開長安避一避,要么至少多采買了些東西,免得萬一出什么亂子,關上大門還能堅持一段時間。
有人覺得太上皇年紀大了,還心慈手軟,舍不得殺兒子,復辟鐵定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回頭還得被送回大安宮。
幫他的也肯定會倒大霉。
有人覺得太上皇能耐不小,為此不知籌謀了多久,肯定不會重蹈覆轍,再次被逼宮奪位,但彼此必然再起爭斗。
不知道最后誰勝誰敗。
還有人懷疑,是不是李世民在跟太上皇一起演戲,為的就是保住太子李承乾,要知道先前李承乾最好的結局也是被貶為庶民,可如今只是被降為秦王世子,萬一秦王再篡位,重新登基稱帝。
那不依舊還是理所當然的太子。
太上皇愿意幫忙一起演這場戲,大概率也是為了保住李元昌和李佑的命。
這樣也能解釋李世民為什么沒有被殺,同時又是當秦王又是當丞相的,實際來講大權不依舊還在李世民的手里
不過也有人覺得,李世民即便不想廢太子,也有的是其他辦法,根本沒必要折騰這么一大圈,搞這些個亂七八糟的事,這當中必有他們不知道的情況。
這些猜測造成了個什么情況呢
就是誰都不敢貿然支持誰
如果太上皇對秦王一脈趕盡殺絕的話,那肯定會有人愿意支持太上皇,如果秦王被逼反,也肯定有人支持秦王。
但現在很多人都懷疑他們父子倆在演雙簧,哪有這么兵不血刃,你好我好的政變,怎么看都不正常,所以大部分世家門閥都選擇坐壁旁觀,倒要看看他們父子倆在演什么戲,又有什么陰謀
可也正因如此,整個長安的整體局面都趨于和平,并沒有出什么亂子,李世民也因為承受過生死符的痛苦,不敢貿然行動,現在正在積極尋求和尚以及道士的幫助,希望能夠找到應對之法。
不然他連試探他父皇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