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有沒有人培養,就不好說了。
不過當時的甄家家主雖然憤怒且絕望,但倒也不至于特別絕望,因為他已經提前讓自己幾個兒子,分別帶了筆金銀偷偷離開了,不同方向離開,所以即便他這邊被搶,被這些山匪全部殺掉。
至少他家不至于絕嗣。
未來還有希望。
然而就在那些家丁死傷慘重,有一部分甚至已經磕頭求饒,從賊之際,突然又有一隊人馬沖出來,把那些山匪全部殺干凈,并且要求甄家給點保護費。
沒直接搶,只是要一半糧草。
外帶三千兩銀子。
好家伙,當時就把本來已經準備慷慨赴死的甄家家主感動了,覺得他們是大好人,再想著,反正自己這條命是撿來的,跟著這伙強人,說不定還能給自家報仇,當即磕頭就拜,并表示愿意把自己帶著的所有糧草和銀子都獻出來。
只希望大佬能夠幫他復仇。
好歹在江南府扎根了百余年,到底是哪幾家在針對他,甚至于要害他,他還是很清楚的,自己肯定是沒可能報仇了,靠朝廷更沒有指望,或者說針對他家的,其實就是朝廷上面有人的家族。
唯一的復仇指望就是反賊。
反正傳承香火的兒子都已經安全送走,為復仇拼上一把,他才算是甘心。
不然死都不瞑目
而那山大王想了想,也沒拒絕,爽快答應,并且還讓他幫忙管銀錢之類。
那山大王是誰呢
大雍的開國之君,宣武大帝。
跟他一起廝殺,救下甄家的幾個小頭目當中就有賈家兩兄弟,也就是未來四王八公當中,最早的那代四王八公。
后續隨著宣武大帝從一個山大王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一方諸侯,甚至于最終推翻舊王朝,開創新朝,甄家的身份地位也水漲船高,混了一個開國侯爵。
他家畢竟能力一般,后續愿意投獻幫忙的商人也不在少數,比如說薛家就是其中之一,人家能力還比他家強呢。
要不是甄家投靠的比較早。
算元老,估計連侯爵也混不上。
雖然成了開國侯爵,但甄家家主也清楚,他只在前期了些幫助,后期是真沒幫上太大忙,能得到這個爵位已經算宣武大帝念舊情。可畢竟這個爵位無法世襲罔替,會降等襲爵,而且他家也沒啥有能耐的后人,沒有意外,恐怕他們家用不了幾代人,便會就此衰敗。
然后想啊,琢磨啊,他們決定多多聯姻,并且要跟皇家,把關系處好了。
畢竟天下哪個靠山能有皇族大
于是在開國之初,甄家就一直努力與其他勛貴家族聯姻,不過當時他們家功勞不大,爵位也不是很高,人家國公肯定更愿意跟國公,甚至于跟郡王之類聯姻,如果能跟皇族聯姻,就更好了。
所以他們家聯姻的計劃執行的其實不怎么樣,大多數只能跟一些同為侯爵的聯姻,甚至于可能還得下嫁,就是將閨女嫁給一些現在爵位不高,但能力不錯,未來有很大希望往上爬的勛貴們。
至于設法與皇族處好關系。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當然也希望將女兒送進皇宮,但宣武大帝與他的發妻關系挺好,雖然有妃嬪,可自從他正式登基之后,就宣布從此不再選秀了。
所以他家想送閨女進宮也沒用。
只能進宮當個女官或者宮女。
直到當時的皇后中年生子,需要幾個奶媽照顧,甄家當即把握住時機,從家族里挑了個身體健康,孩子出生剛滿一個月的媳婦,送進皇宮,充當奶娘。
這也是甄家興旺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