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進入新世界,新身體,白圣就知道,原身應該是被人活生生勒死的。
勁很大,已經不是窒息而亡。
是整個脖頸都斷了。
雖然這種致命傷很難治,但白圣龜息養元術也不是吃干飯的,況且她還有精神力輔助,可以將錯位的骨骼復位。
只要不是頭被直接砍下來,或者挫骨揚灰,又或者身體爛了,死的太久。
基本都能靠龜息養元術恢復。
不過,就在白圣準備先用精神力讓自己斷裂的頸骨歸位時,敏銳察覺到邊上有不少活人氣息,再加上原身明顯是死于非命,被人害死的,這時候突然詐尸是什么結果很難預料。所以白圣當即便停止將骨骼復位,轉而以龜息養元術保住體內一絲生機,并進入假死狀態。
同時趕忙梳理記憶,了解情況。
很快,原身死因就基本明了。
原身姓郭,出自定遠侯府郭家,祖父郭明是開國武勛,妻妾若干,共生九子六女,其中有兩個兒子尚了公主,三個女兒嫁入皇室,分別是開國皇帝的十三子,十七子和二十一子,妥妥的開國貴勛和皇親國戚,上恩榮寵皆是不缺。
直到開國武帝駕崩,新帝繼位。
開國武帝尚在的時候,他們既是君臣,也是兒女親家,可是新帝,也就是皇太孫一繼位,他那三個親王女婿就不是皇帝的兒子,而是新帝覺得不安的藩王們了,跟新帝是毫無直接姻親關系。
同時新帝更加青睞信任文臣。
君臣關系也沒以前那么穩固。
因此郭家理所當然的開始衰敗。
后來新帝削藩,全國二十七個藩王死傷慘重,燕王起兵清君側,因為從古至今就沒有太平年間,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所以當時的郭家是理所當然的緊緊依附于新帝,并十分積極對付燕逆。
希望以此重獲戰功,提升地位。
但結果是四年后,燕王成功攻入京城,新帝自焚,郭明驚懼不已,當天便病重,繼而病死,郭家借此開始守孝。
并趁燕王登基,遞交承爵奏折。
但承爵奏折卻遲遲得不到批復。
他們家不是有個定遠侯的爵位嗎
本朝并沒有降等襲爵的規矩,一般來講,只要不犯大錯,嫡長子是能夠正常繼承侯爵爵位的,此時燕王剛剛登基稱帝,并改元靖安,因為考慮到他是造反登基上位的,剛登基怎么也應該施恩勛貴,所以他們覺得承爵希望還挺大。
只要爵位能夠正常傳承。
沒有圣恩,日后也能繼續想辦法。
爵位,才是他們勛貴的根子,也是日后能夠重新興旺發達的,核心基礎。
但隨著承爵奏折遲遲得不到靖安帝的批復,就這么一直卡著,郭家人的心情也越來越忐忑,并覺得是靖安帝刻意針對他們,可就算如此,他們也沒轍。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跟著燕王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勛貴,才是如今炙手可熱的人物,像他們郭家這種跟燕王作對的,不被清算就已經相當值得慶幸了,誰又敢胡亂折騰,或者抱怨不公。
最后他們只能一邊低調行事。
一邊努力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