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阻止?我們宮里面也沒有人脈啊,總不能直接起兵作亂吧,漢王不在,我們起兵,可是名不正言不順。”
“要不要放火,偷偷派人放把火的效果應該會很不錯,登基的時候肯定是需要祭天的,如果我們把天壇給燒了的話,即便想不往后推也不太可能吧。”
“瘋了吧,你怎么不燒太廟!”
“不敢,如果明宣帝陰魂尚在,那是不是有可能靖安帝,甚至于開國武帝的陰魂也在,興許就在太廟呆著呢?”
“天壇還是祭祀五方天帝的呢!”
“唉,可惜我們沒什么死士,不然如果能直接把滕王殺了的話更省事。”
“你覺得湘貴妃能不護著?”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貪生怕死且畏前懼后的,哪年哪月才能成事!”
“我們現在這么討論,是不是有點僭越啊,即便要起事之類,那也應該聽漢王的吧,不若還是暫且按兵不動吧。
等漢王趕到后,再聽令行事!”
“等漢王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靖安帝駕崩之時,漢王就是因為晚了一步,讓太子先一步登基稱帝,并且掌握了禁軍,連想來一次玄武門之變都辦不到,只能無奈妥協,接受恩賞。
如今好不容易遇此良機,如果再錯過的話,以后恐怕就再也沒機會了。”
“我覺得我們現在最要緊的,不是替漢王做決定,而是替漢王多多聯絡人手兵馬,漢王此次過來,必然是快馬加鞭而來,最多帶點親隨,不可能將封地內的士兵全部都帶來,所以人手有限。
我們手里的人手也有限,負責禁軍錦衣衛,包括內廷的人當中,沒一個是我們的,現在想名正言順,光明正大繼承皇位肯定是不太可能的,只有仿照太宗皇帝的玄武門之變,才有一線生機。
所以我們需要足夠的人手支持。
特別是精兵強將。”
“綰曲伯說的有理。”
一番沒什么營養,也沒什么計謀和腦洞的討論之后,他們基本定下了接下來的規劃,那就是盡全力聯絡人,特別是聯絡手里掌握一定兵權的官員勛貴。
各種畫大餅,許諾之類。
以便盡可能獲得他們的幫助支持。
除此之外就是,楊首輔他們也偷偷將他們的猜測,間接告訴了支持漢王的那些人,成功讓那些人覺得他們的所作所為沒有問題,甚至就連打什么旗幟逼宮都想好了,只等漢王到來拍板就行。
這些操作,實際上并不隱秘。
甚至能用可笑來形容。
但因為有文官群體支持,以及幫忙遮掩,再可笑,也終究沒傳進宮里,那些文官之所以這么做,并不是不認可滕王即位,在太子已經基本廢了的這一現實情況下,明宣帝任何一個兒子當皇帝的區別都不大,年紀越小還越有利呢。
對他們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