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革鼎,也就是大漢第四帝國與大漢第五帝國的交替期間,雖然天災死了不少人,但因為世家豪族的反應速度實在太快,迅速完成了帝位的禪讓。
結果就是根源問題緩解程度太低。
不到百年,天下便又有崩潰跡象。
這時候,神祖劉明的重孫,余江王劉洪尹,遞交了一份天命論的奏折,奏折里詳細分析了過去千年的種種大事。
最終總結出自己對天命的認知。
簡而言之就是,劉洪尹認為,當天下百姓民怨程度達到一個閥值之后,就會引發天命轉移,天命會從當朝天子的身上,轉移到一個得到上天眷顧的劉姓子嗣身上,代天革鼎,從而平息民怨。
想要緩解天命轉移,或杜絕天命轉移,就必須讓天下百姓的民怨不超標。
聽起來確實玄之又玄,但其實也很科學,要是百姓吃飽喝足了,哪會有民怨,沒有民怨自然不會發生革鼎之事。
這時候,無論是皇族,還是豪族世家,其實都已經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在于兩點,一是他們這些豪族世家,多吃多占,二就是人口太多,資源不夠分配。
他們肯定不可能自己砍自己一刀。
所以只能解決人口過多的問題。
解決方法也主要有兩點,一是通過征兵役,攻打邊上其他國家,擴張領土的同時也能減少人口。二是在一些人口多且資源貧瘠的地方,通過人為的一些操作,對其進行適當減員,無論是傳播瘟疫,還是誘導部分人造反,然后大肆屠戮逆賊,反正只要能達成目的就行。
一旦成功將某地百姓減員一半,那么至少能讓那個地方相對安穩兩代人。
前提是沒有長期連續的天災。
劉秀打了好幾年仗,也滅了不少世家豪族,最終又與部分世家豪族聯手。
這才勉強續了兩百年的命。
革鼎過程基本沒怎么死人,也沒有豪族世家被屠滅,由劉明所創建的大漢第五帝國,就是靠這兩個方法才成功延續了兩百五十年,可以說他們純粹是靠損害百姓性命和利益,續了不少年命。
基于以上種種。
白圣是良心被狗吃了。
才會與那些世家豪族妥協!
“此話就莫要再說了,我可不想做那些世家豪族的傀儡,這天下第一大害就是豪族世家,其次才是皇族,我承接的也不是所謂的天命,而是百姓民心。
我兒的仇是已經報了,但我更要讓以后再也不會出現,我兒那樣的悲劇。
你覺得我如果接受禪讓登基。
這天下會有什么本質的改變嗎?
歷來革鼎,革的都不夠徹底,遠遠不夠徹底,必須得犁庭掃穴,從上至下將所有世家豪族全部革透了,革死了。
這天下,才能有些根本變化。”
白圣這番話,說的可以說是相當清楚,清楚的不能再清楚,她只會與豪族世家不死不休,而不是妥協或者同流。
而傅恒聽了這番話,臉上的欣喜瞬間消退,變得慘白無比,然后更是抬頭一臉不敢置信的看著白圣,仿佛第一次認識她,又或者說仿佛第一次認清她。
許久之后,他才聲音沙啞問道:
“主公,您是要與天下為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