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祝懷瑾自縊后的第四天,他的奏折這才總算通過快馬加鞭的形式,送到京城,并且不得不拿到朝堂當中討論。
沒辦法,他都已經在奏折里明確指出,本地豪族世家對此都已經知情了。
想瞞也很難瞞下來。
所以還不如索性公開討論。
當然了,呂氏不姓劉這一點,也是當今懷安帝敢把此事拿到朝堂上公開討論的核心原因,既然對方不姓劉,那所謂天命,自然便不大可能是真的了,說不定就是祝懷瑾為自己的戰敗找托詞。
而后朝堂上百官的議論。
也基本不出懷安帝的預料。
那就是滿朝文武百官,沒有誰覺得那個所謂的呂氏,會是真的天命之人。
“陛下,請治祝懷瑾妄言之罪!”
“偏僻郡州的世家,實在是太過無知愚昧,呂氏些許手段就把他們給騙的團團轉,竟然敢妄言什么天命之人,還請陛下派兵,速速將這逆賊全數剿滅。
以正視聽,彰顯陛下王道天命。”
“陛下,如若奏折里的內容沒有過于夸張,那說明呂氏逆賊還是有些手段的,萬不能繼續放縱,未來恐成大患。
還當以雷霆手段,迅速剿滅。”
“一個女賊,何須如此緊張,必是那祝懷瑾不知犯了什么大錯,才導致此戰失利,只需換個有能耐的郡守,區區一個女賊,自然不在話下。臣推薦河東祁家的祁強,足以接替祝懷瑾,成為新的郡守,替陛下輕松剿滅呂氏逆賊。”
“祁家不過是四品世家,不可!”
“祝懷瑾也是四品世家啊!”
“對啊,正是因為他不過四品世家出身,根本不足以擔任郡守之職,所以才會有此失誤,如今自然得派一位德才兼備,有能耐的,方能收拾這殘局!”
“臣推薦北郡張家,張德懷。”
“一品世家嫡長子,又何須來爭這一個區區二品郡守之位,也不寒磣!”
“不過為君效力,有何寒磣?”
滿朝文武,壓根就沒把白圣放在眼里,不姓劉這一點,就讓他們十分果斷的將白圣排除出天命之人的行列,恐怖戰績他們也只當做是姓祝的在編故事。
只是為了遮掩自己的無能。
此時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想方設法,把姓祝的自縊死后空下來的那個郡守之位,拿到他們手里,相比較于一些品級高,但實則沒有實權的官職,三十六郡的郡守之位才是真正的實權在握。
但凡朝廷在兵權上稍微放松些。
那就是三十六個軍閥。
懷安帝跟大臣們一樣,壓根沒把白圣放在眼里,他現在是暗恨祝懷瑾太過無能,自己費了不少勁,才把他推上郡守之位,結果現在就給了他這份答卷。
連累他都不好再推親信,接手這個郡守之位,只能任由滿朝文武爭搶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