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因為他們家此時已經沒有人有實權官職,想要建功立業都沒辦法,除非直接去戰場沖前線,但顯然沒有人愿意啊,所以只能把主意打到結姻親上。
讓家里女兒設法參加選秀。
結果就是,原身這個定遠侯郭明嫡次子,郭開的嫡長女入選,成了太子的庶妃,并且相當得寵,數年生了三子。
但太子也不敢隨意替他們家求情。
所以爵位依舊未定。
直到靖安二十二年年初,靖安帝病重駕崩,太子繼位,原身的枕頭風才算正式起效,不但自己當上了貴妃,甚至于還將定遠侯爵位弄到了他們那一脈。
由她親弟弟繼承爵位。
正常爵位繼承應該由嫡長子繼承。
不過他們家的爵位,已經空懸了整整二十二年,不論是嫡長子郭賢,還是嫡次子郭開都已經死了,也就是原身的大伯和親爹都死了。這時候雖然也能將爵位給大伯的兒子繼承,但人無疑都是自私的,這種有好處的事,怎么可能讓給別人,爵位給自己弟弟豈不美滋滋。
反正都是祖父郭明的孫子。
郭家內部,特別是嫡長一脈,對此肯定是很不滿的,但他們家爵位畢竟都已經空懸了整整二十二年,如今原身還又被冊封為貴妃,膝下擁有三個皇子。
即便未來奪嫡都有很大希望。
他們想反對也沒有能力。
所以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本來這種情況下,原身應該是最為幸福不過的,上有剛登基的明宣帝丈夫寵愛,下還有三個親生兒子,等三兒子長大些,或者太子出什么意外的話,奪嫡,兒子中出個新太子都有很大希望。
畢竟如今的張皇后只有一個兒子。
她有三個,競爭力還是很強的。
但要真一直這么好,原身也就不會死了,現實情況是,明宣帝登基改元后不到半年,準確來講是明宣元年,五月末,明宣帝就突發疾病,驟然猝死陵。
此時原身貴妃的位置還沒坐熱呢。
按理講,生育有三個兒子的原身是怎么都不該殉葬的,就連娘家稍微有些背景,且無兒無女的淑妃,都被特赦允許不用殉葬,又更何況原身有三兒子。
但道理是道理,規矩是規矩。
人不一定都按道理,講規矩!
極受恩寵的原身,一直是張皇后的眼中釘,肉中刺,同時擁有三個兒子的原身,有奪嫡心思的想法,雖然沒有表現的特別清楚,但也不算隱晦,至少有腦子的基本都能看出來原身有這傾向。
所以張皇后自然是看不慣原身的。
再加上明宣帝死的突然,并沒有給原身留下任何依仗,同時后宮又完全在張皇后的掌控中。結果就是,明宣帝那邊剛一駕崩,原身還沒來得及見明宣帝最后一面,就被張皇后派遣親信殺了。
直接扭斷脖子而死。
正常情況下,殉葬流程不應該這么走,但在原身本身是貴妃,同時還有三個兒子的情況下,張皇后想通過正常殉葬流程弄死原身,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只有讓原身自愿殉葬。
才能弄死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