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整體局面徹底趨于穩定。
玄女學宮是一邊組織士兵,準備武力征服大理和吐蕃諸國,一邊宣布召開第一屆九州大會,征召各個階層無犯罪行為的代表前往玄女學宮開會。一是商討之后的政體問題,執政方向,二是討論制定新的九州律法和九州稅務問題。
目前只是在宣傳這件事,正式開會要到半年之后,估計得開個一年半載。
而各勢力再怎么心懷不滿。
也沒誰脖子一梗說自己不去,反倒個個十分積極的努力爭取名額,他們很清楚此事已成定局,他們不去才是真的徹底沒了話語權,而想要重新掌握話語權,甚至奪回話語權,奪回自己失去的權勢,不但得去,還得設法增加名額。
名額越多,票數才能越多。
才可能左右玄女學宮未來的方向。
所以相關消息傳開后,儒家士族便開始拼命游說,拼命爭取名額,而玄女學宮并未阻止。畢竟等未來提拔官吏的考試內容一變,變成非儒家知識,就完全不用擔心儒家士族能掀起什么浪來。
那些所謂的儒家士族,實際大多只是投機者,只是想要出仕的人罷了,他們支持儒家并不是因為本身有多么尊崇儒家,非其不可,而是儒家能夠成為他們的晉升之階,能夠讓他們科舉做官。
僅此而已……
回頭考道家內容,考法家內容能讓他們當官,他們一樣會趨之若鶩,立刻成為道家法家的門徒,轉頭唾罵儒家。
為什么漢朝多出二十四孝?
因為漢朝當官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舉孝廉,有個孝名,會更容易被舉薦。
為什么魏晉多隱士,同樣是因為一旦隱士隱出名了,也會有人請去當官!
當官可謂貫徹九州歷史啊!
目前已經廢除科舉制,且徹底掌握所有官吏晉升渠道的玄女學宮,是真不怕儒家士族們能翻起什么浪來,他們純粹屬于秋后的螞蚱,蹦達不了多久了。
回頭只要把儒學踢出考試內容。
那么他們自然就會舍棄儒學。
這便是從根源上直接降維打擊啊!
當然了,這是江湖之外的局面,江湖這段時間,特別是一些歷史相對悠久的宗門,可謂是集體見了他們老祖宗。
其中陳摶老祖和逍遙子都算情況比較好的,因為他們歲數小,收弟子年齡也晚,目前他們弟子還沒死光,也就是說,江湖還有活著并且認識他們的人。
所以他們在弟子面前露面之后,既不用打架,也不用驗證,便順利將他們的弟子,以及弟子所創辦的宗門收復。
陳摶老祖最早完成任務,月余就將二十幾個徒子徒孫,帶回了玄女學宮。
火龍真人是傳承他法脈的弟子,但其實他還是有不少其他弟子的,只不過那些弟子,得到的傳承沒有火龍真人周全,有的甚至是他修行之前受的弟子。
比如寶來天君張君來,紅云子,范鏵,陳踏法,魏離,邵雍,張無夢……
這些弟子大多都是孤身一人,或者也就只收了一兩個弟子,唯一開宗立派的陳踏法,也僅僅只是在華山上創辦了一個老華山派,并收了不到十個弟子。